就像植物一样,人的身体也都在随时组织者下一刻的成长方向。自己去组织自己,这是对“自组织”的描述。
但是这种自组织也不是完全随机的。因为其实是有总体的趋势或者方向的。
比如植物都是自组织着向太阳方向成长。或者都自组织着让身体接受最大范围的阳光的照射。这些都是“自组织”各个词语所要描述的。但是其实不是很精确。
精确地来看,其实生物都有类似的本能或者潜能,都能够在当下去形成下一步要做的。
林翔发现语言好难呀,明明自己明白,但是表达起来就是很受限制,总觉得说出来意思就变了,或者说出来就很容易被理解成其他的样子。
不过还好,林翔不是很容易纠结的人。
很多的时候林翔觉得自己是可以描述清楚并减少歧义的,但是也分时间和地点。如果时间地点不对,描述不清楚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易经》里面,好像坤卦里面有一个描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个让林翔的感觉是作战的地点要适宜,要是不适宜,其实就要流血,就要失败。
身体扫描是一种技术。林翔觉得有的时候词语会很冰冷,身体引导要比身体扫描好听一些。
当然不可否认过程差不多,都是对身体进行觉察,但是好听一点其实也蛮重要的。
身体扫描,如果使用“扫描”这个词,其实很容易联想到的是使用某些器械机械之类的工具来完成。但是“引导”基本上就是人来完成了。
林翔的身体冒出来这样一句话:你怎么不打开自己呢?
林翔明白自己上道了。这句话其实就是身体给到自己的提示,是身体给到自己想要或者需要探索的方向。
那么就尝试着保持着和身体的连接,来看一看这句话。
“你怎么不打开自己呢?”
林翔觉得这句话很熟悉,非常熟悉,应该有人曾经对自己说过。
稍微地给自己一些时间,林翔这样告诉自己。
等一等。
让这句话在自己的身边停留一会儿。
林翔想起来是谁和自己说的了,一个个子比较高的老师说的。
当时林翔只是顺路和这个老师一起走过一条小巷,分享了自己用手机拍的几张照片。
林翔还记得是什么照片呢,有几张是在树比较密的地方,手机从下向上拍,会拍摄到树叶和天空都是星星点点的,非常漂亮。
林翔记得当时还有一个照片是,仍然对准密林上空,在旋转自己的时候去按拍照键,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种一堆光影的同心圆。
所以这两张照片林翔觉得非常好玩,而且也是有一种感觉就是:这是自己发现的。
所以当这位老师说“林,你要打开你自己呀!”的时候,林翔觉得好像自己懂了一些什么,但是其实也并没有真的懂些什么。
当时林翔还没有转行,还没有接触心理咨询这个行业。
所以其实对于林翔来说,“打开自己”这样的描述有些过于抽象,有的时候还带着某些让人羞愧的浪漫感。
所以当时林翔没有多想,只是笑了笑,社交性的说了下好的好的就过去了。
十多年过去了,这句话在当下又出现了。什么意思?
不着急,出来就好,一定有其本身就有的意思的。而且意思可能更广阔。
林翔觉得应该尝试着品味一下这句话:你怎么不打开自己呢?你要打开你自己呀!
林翔其实觉得怎么说呢,其实觉得挺开心的。因为有了一些联想来到了自己这里。
因为在最开始林翔使用写作助手的时候,其实是希望帮助自己看书。但是发现帮助不是很大,但是自己倒是的确挺愿意写的。
但是最初的目的还是没有忘记,就是希望帮助自己读书。
刚刚出现的和打开自己相关的部分,其实让林翔想到了一个没有留意到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其实也分读过的书和还没有读的书。
林翔开始的时候也有想借助这个平台来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复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另一种成长吧!
但是这个想法其实好像被遗忘了。林翔感觉自己对于读不进去书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可能感觉自己的基础不够扎实。
基础不够扎实,却总想着读新书,可能心理有些不托底。林翔觉得这个可能也是一种内心的批评的声音。
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这正好给林翔一个启示,那就把以前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有一些新的体验,也可以写一写。
嗯,感觉这个想法有些对的感觉。因为身体会有些兴奋的感觉,或者说冲动的感觉。
林翔的脑海中已经冒出了好几本书,感觉都很不错。
当然如果组织读书会的话,应该还能赚点钱。
但是林翔觉得不想浪费时间精力,所以还是自己读!
林翔觉得其实自己还是不够诚实,其实还是想赚钱的,只是觉得读书会的话还要招募,准备工作太麻烦了,宁可不做的感觉。
所以林翔其实也理解的很多老师们不愿意自己做招募这样的工作,可能原因都类似。说白了就是不擅长,不擅长组织类的工作,不擅长和细节打交道。当然可能也不善于浅层社交。
无所谓,不差钱!嗯,或者说,没那么差钱吧!
书可以先读起来。但是先读哪一本呢?
关于爱情的书有一本是必读的,关于友情的书有一本是必读的,这两本林翔都读过,所以林翔决定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