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琢瑾仍是懵的,恍恍惚惚间,什么都觉得不大真切、什么都看不清、听不清了。
心跳还未恢复原先的频率,腿还在打着颤儿,她似乎仍是觉得不真实,脚下分明是踩着地板,感觉却像是踩在棉花上头,软绵绵的,极不真实。
她花了极大的工夫去适应、去冷静。而在这过程中,诸葛亮始终是在盯着她看,眼神未有半分要挪开的迹象。
而她本人对此却是并未多有察觉。
“觉着好些了?”诸葛亮递了杯水给她,瞧着她用略带颤抖的手接下,凑到唇边,听着她咕噜噜地喝下。
她点点头,多少有些惊魂未定。
“今日,多些孔明相救了。”她轻咳一声,努力地敛去面上那略有惊慌的神色,亦是稳定了声线,“感激之意,不甚言表。”
“公瑾兄客气了。”诸葛亮自她手中接过空杯,随手摆到了一旁桌上,似是不经意道,“倒是极少听公瑾兄以如此客套的语气与人交谈。”
指尖有一瞬间相交,那感觉微凉。
却也不知是瓷杯固凉,还是对方指尖略凉,抑或是她的心因对方的话而略凉。
此时轻飘飘的一句话出口,便如同一块巨石冷不丁从天而降,落入祝琢瑾胸口,沉甸甸的,让那颗惊魂未定的心再一次狂跳起来。
她甚至感觉到自己背后起了层鸡皮疙瘩,细细密密的,很不好受。
如芒在背。
她从他话里听出的意思是——她的“周瑜”人设崩了。
是哪里出了问题?!神态、语言还是动作?
便是心跳如鼓,祝琢瑾面上仍是冷静如斯,似是略有惆怅,只轻叹一声:“人啊,在生死边缘走过一遭,自然会通透许多。往日里公瑾对待诸位,似乎的确是太过冷淡了些,坏了情谊。”
她说这话时,故意略带了些恰到好处的生硬,眼睛亦是往右上方看去,轻轻眨巴了几下。看、听上去就好似周瑜本人害羞了似的。
这样的语气、动作,从某些方面来看,更有真实感,也更容易得人的信任。
只是,关键还是在于诸葛亮本人相信与否。
“是么…”诸葛亮摆弄着他的羽扇,也未看她,“往日里见你大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还想着你本人真是同‘设定’上那般,高冷孤傲的很。”
设定…
祝琢瑾不由得在心中冷哼一声。
对于编纂设定人员的怨气,攒蹙累积,日渐深厚。
当今人们对周瑜的了解,大都来源于《三国演义》这本脍炙人口的小说而非《三国志》或其他史料。
《三国演义》毕竟是四大名著之一,受众面广的很,尤其多的是自小便开始阅读的人,他们依着先入为主的观念,竟是分不清现实与小说的区别为何。
这一点,实际上是极为可笑的。
她觉着,被《三国演义》坑惨的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操与周瑜了。
曹操乃一代枭雄,却被污蔑成奸相小人;周瑜乃宽厚仁人,却被污蔑成失节妒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