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两人陷入沉默之际,一位纺织女悄然走了过来。她衣着朴素,手中拿着一束刚刚纺好的丝线
纺织女一言不发地,默默地走到一旁,开始整理起她的纺车。她的动作熟练而优雅,每一根丝线在她的手中仿佛都有了生命,随着纺轮的旋转,渐渐交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案。
元映渊与荀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转而投向了纺织女。荀济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
“陛下,”荀济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您看这纺织女,她虽身处闺阁之中,却以手中之线,编织出如此精美的图案。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心中有图,手中有法,方能化繁为简,成就佳作。”
元映渊闻言,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看向纺织女,只见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无论外界如何纷扰,都无法动摇她内心的信念。这份专注与坚定,不正是他现下所需要的吗?
“荀卿所言极是,”元映渊缓缓说道,“治国如纺织,需心中有策,手中有术。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而是要像这纺织女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纺织女微微抬头,向他们轻声说道:“陛下,或许您心中的忧愁,如同这织机上的丝线,千头万绪,难以理清。但请相信,只要一步步地去尝试,总有一天能够找到解决之道的。”
元映渊闻言,微微一愣,随即转头看向织女。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惆怅满面。“姑娘言之有理,但朕所忧之事,非一日之功可解。”
荀济也转头看向此女,他深知,此时此刻,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于是,他站起身来,对元映渊说道:“陛下,臣愿与您一同面对困境,寻找解决之道。至于织女的提醒,也请陛下铭记在心。或许,从细微之处入手,我们便能逐步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
元映渊意味深长地看了一下四周,又笑着看向荀济“荀卿既然这样说,让朕深感宽慰。借此春光,你我喝一壶可好”
说罢,便二人一道走出纺屋外。宫深处,烛光映照出一室孤寂与沉思。元映渊轻叹一声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他吟诵起这句诗来,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迸发而出:“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随诗句吟诵,荀济的眼神逐渐明亮。他仿佛看到了已故的那些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忠臣义士——如汉初的张良,在韩国灭亡后毅然投身反秦事业,最终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又如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多次化解危机,让秦王也为之羞愧。
“朕虽身处困境,但朕一天为皇,就肩负着国运和百姓的众望,不能就此沉沦。虽为傀儡,朕何尝不想要张良、鲁仲连那样的人,奋起抗争,为国争一线生机。”元映渊悲怆地说
“自从那事之后,我念季舒也不过受高澄指使,身不由己。便放下个人恩怨,赐绢百匹。没成想,季舒竟只抽一匹而去,想来也定是那高澄为羞辱我而为之”说罢,竟眼眶泛红,哽咽了起来
荀济一怔,不禁有些动容,却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