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词诞生于在秦灭六国后,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室祖庙叫做“太庙”,但这时候还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说法,这八个字是老朱家开创的。
但是有“传国玉玺”的说法,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材质乃是“和氏璧”,正是“完璧归赵”故事里的和氏璧,秦王政灭赵国后,终于将其拿到手,加工为传国玉玺。
此外,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等等,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传之无穷”。
后面历史洪流滚滚不息,制度不断补充,称呼一个皇帝,又可以用庙号、谥号、年号。
谥号:不仅皇帝可以有,大臣也能有。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诸侯卿大夫、高官显宦之谥,由朝廷赐予。如周平王、赵孝成王、贞德文王。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如忠武侯(诸葛亮)、武穆王(岳飞)。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牌位奉祀的称号。从汉朝开始,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因此,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汉朝从惠帝起谥号一律加一个“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