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在李弘眼中,皇帝当真有几分霸气侧漏的味道。
李弘突然理解了政事堂相公们表达的意思,什么叫事后再罚,都已经事后了,事情都过去了,又以什么理由来罚呢?若是以过去反叛的理由来罚又如何服众,原本会投降的敌人会不会因害怕秋后算账而拒绝投降?
怪不得要让三部兵马去帮助营州都督讨伐契丹,现在李弘细细想来,如果双方同时出兵,三部收到奚人请降,营州都督率唐军怕是已经和契丹人打起来了,再算上来回送信的时间,如果唐军速度够快,恐怕等到三部兵马和唐军会和,契丹已经拿下了。
只是,他心中还有疑惑没有说出,只希望营州都督能够不负盛望,千万要大胜才好。
当然了,如果李弘知道营州的唐军自太宗讨伐高句丽未竟全功、率军归还后,十几年如一日地经常深入高句丽国境之内,还常有斩获,乃是极其精锐的百战之兵,恐怕就没有这么多担忧了。
至于营州军进入高句丽国境之内做什么,想必无需多言。
殿内奏事的官员已经离开了七七八八,但皇帝桌案上的奏疏还有厚厚的两摞。皇帝提点完小太子后似是有些疲倦了,让内侍将这两摞奏疏送去政事堂……
“弘儿,今日就先到这吧,游韶,领着太子去政事堂观看相公们如何办公。”
游韶是上官仪的字,李弘拜别皇帝,跟着上官仪穿过文思殿的文成门,对面就是门下省,只不过要进门下省,还得经章善门才能看到门下省的正门。章善门的另一边就是隶属于东宫的昭文馆了。
李唐实行群相制,虽说翻遍整个大唐关于官职的诏书都找不到一个关于“宰相”或是“群相”的描述。
如果对这个“群”没什么概念,且随着李弘看过去,政事堂内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有七个穿紫衣的宰相正在处理政务。
这并非宰相最多的时候,实际上,还有一位宰相没来——英国公李勣,不过英国公日常不理政事,只会按时参加朝会罢了。
李弘的到来早有人报于宰相,待李弘拜手行礼道:“弘见过诸位相公。”
各位宰相全都放下手头的公文纸笔回礼。
“殿下,殿下,且到这来!”
李弘寻着声音看过去,一位胖乎乎、喜欢眯眼笑的宰相正朝着自己挥手,可不就是许敬宗嘛!
“殿下既已至政事堂,臣便不多留了!”李弘身旁的上官仪说道。
“中舍人自去!”李弘答道。
上官仪除却是秘书少监外,还兼任太子中舍人,隶属右春坊,若是太子监国,职比中书舍人。其实目前上官仪做的事与中书舍人的本职没太大区别,只不过中书舍人是从五品上,比秘书少监还要低两级。
李弘快步来到许敬宗旁边,听对方说道:“殿下,臣听闻殿下观政,是以早有准备。”
李弘见许敬宗拿出一本奏疏,摊开一看,竟是太仆寺典厩署御马年迈需要更换的那份。
“这奏疏我早间见过,有何不妥?”李弘问道。
“并无不妥,典厩署供给圣人车架所需御马,皆是千里挑一,置换前还需查实、安置旧马……各地诸牧监的马供给军用,还需选一有新马的牧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