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监考时间。
。。。。。
这个题似乎上一道题要难,答题时间普遍要长。安王朱楹是最后一个交的,用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
朱允炆看了他们的答卷,内容是千奇百怪。总的来说,学习儒家学说比较深的,对这句话持抨击态度,认为天地君亲师,对老师一定要恭敬,不能反驳。对“真理”的理解没有说出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不过也算是言之有物。性格比较野的,以朱高煦为首,平时不好好学习,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他们就是随便写了点,没什么内容。他们也是交卷最快的。
只有一位安王朱楹,写的文章接近后世的观点,认为老师应该尊敬,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书也可以指老师。自己认为对的观点要保留,但不能反驳老师的观点。
这种话也没有具体答案,就算是坚持认为天地君亲师也无所谓,朱允炆看的是他们的态度,朱高煦之流显然不合格。
等诸王都看完了,朱允炆说道:“皇叔应该有答案了,结合两道题的答题情况,各位皇叔投票吧。你认为谁最不合格,就说他的名字。就从燕王开始。”
投票这种说法诸王闻所未闻,不过也很好理解。燕王朱棣说了一个朱允炆也没想到的人——朱高煦。很明显朱高煦的表现连他老子都看不下去。
是否有其他原因,朱允炆也不去想,他接着说道:“诸位皇叔认为朱高煦不合格的举手。”
“刷。”都举起来了。
“那么好,朱高煦,出去拍地面去吧,一位护卫监督。”
朱高煦脸色惨白,无精打采的走了出去,很快外面响起了“啪啪啪”的声音。
用这种方法,一会就将不合格的给选出来了,除了朱高煦,还有齐王家的两个儿子。两道题都合格的只有安王朱楹。朱允炆也觉得安王的两份答卷都还可以。其他的都是诸王认为只有一题合格的。
解决完了世子的问题,朱允炆开始了与诸藩王的对话。
“不知诸位皇叔如何看待蒙元问题,怎样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燕王,你最有经验,你先说。”
“陛下,臣以为对待蒙元应该软硬兼施。”
“哦?”果然专家就是不一样,一开口就言之有物。
朱棣继续说道:“臣与蒙元打了近二十年交道,对其可谓知根知底。臣以为,蒙元乃游牧民资,死而不僵,很难将其彻底消灭,因此一味地采取战争手段是不可取的,只会白白消耗大明人力财力。要彻底解决蒙元,必须辅之以其他手段。”
“皇叔快讲。”朱允炆有点小兴奋,朱棣有这种意识,再加上他的黑科技,何愁蒙元不灭。
“这种软的手段就类似于汉朝昭宣之时的迁移。可以将蒙元的一个个部落迁至长城以内,与汉民同居,如此百年后,再无蒙人,只有汉人也。”
总体上没有脱离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和实践,但显然朱棣是认真的想过对蒙元的政策的。不知道为何在历史上朱棣并没有这么做,难道是因为迁都后觉得蒙古人进入长城内不太保险?
“其他皇叔可还有良策?”朱允炆一边想着一边说道。
“陛下,臣以为以夷制夷乃良策,可重用宁王的‘朵颜三卫’,令其出塞追逐黄金家族之人。”周王朱橚说道。
“如何保证朵颜三卫对大明保持忠诚呢?”
“臣以为无需朵颜三卫保持忠诚,只需要他们对蒙古贵族大肆屠杀就行了。如此一来整个蒙古族部落必无朵颜三卫的立足之地。”
“皇叔说的说得有道理,但还是需要我大明军队的节制,朵颜三卫由我大明将军率领。”
周王说完以后,其他楚王、齐王、蜀王没能说出什么计策来,他们的技能点没往谋略上面点,虽说楚王带兵打仗的能力也还可以。
“那么老师与真理问题的问题诸位皇叔可有看法?”朱允炆又问。
这是蜀王擅长的问题啊,因此朱椿首先站出来了:“陛下,臣以为尊师重教非常重要,后汉书孔僖传中曾言‘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还望陛下勿忘先人的教诲啊。至于真理,臣以为也非常重要,师严然后道尊,真理必须排在‘尊师’之后,。”
果然是传统的学问家,说话一套一套的。朱允炆不想反驳,便道:“皇叔说的有道理。”
对第二个问题朱允炆不是很感兴趣,只是想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大明士人对待新思想的态度,目前来看还算乐观,不想后世清朝末年一样顽固不化,冥顽不灵。经历了元朝“十儒九丐”的年代,又被朱元璋大肆屠杀了一番,儒家现在显然也在求变,统治者想要什么就赶紧变成什么样的。肯定也有死抱着朱熹的那一套不放的,朱允炆对他们可不会客气。做学问,爱做什么做什么,想要以此当官,对不起,不收。明年要开科举了,朱允炆准备对科举进行重大改革,反正现在科举也无定式,股文还没出来。
等蜀王朱椿讲完朱允炆就不想再听下去了,便对诸王说:“各位皇叔带着王子回去吧,惩罚未完成的也不用再继续了。太祖高皇帝下葬在即,还望各位皇叔好好约束一下,不要再捅什么娄子。”
。。。。
等诸王出去,朱允炆终于可以思考一番。也不知道有小心思的藩王这几天又没有动作,皇爷爷留下的秘密使者还是不够给力啊,根本做不到无孔不入。得抓紧时间派人去寻纪纲了,他好像是山东人吧,宿安的。
在朱元璋下葬以后一定要同朱棣谈一次话,再等就来不及了。这次朱棣来了应天府,祭奠了朱元璋,朱允炆也没开始削藩,现在朱棣可能还没有当皇帝的心思,但他身边还有个姚广孝呢,一个不安分的老和尚,总是出一些坏主意。必须让朱棣下定决心跟着朱允炆,不能让他被姚广孝蛊惑了。还有《战争论,也不知道朱棣对此感不感兴趣。话说提高毛纺织的器械怎么还没做出来啊,都这么长时间了,这可是说服朱棣的大杀器。
朱棣是朱允炆的扩张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偏偏朱允炆拿不准朱棣的想法,都有点患得患失了。
不行,得再去催催严震直,提高赏银,得赶紧把毛纺织的相关器械都给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