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技艺者,是为先生。韩奉对王平的称呼已是由王君变为更加尊敬的王先生。
韩家聚众人一脸震惊,韩奉韩二郎那是何人,相国亲卫,就连县廷的大官见了韩二郎也得客客气气,何时向一娃娃如此客气过。
这些年韩二郎更是为韩家聚保驾护航,让他们免受豪强侵扰,这次韩家聚能拿下学院的生意,还是多亏了韩二郎的关系。
如今这么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向那黄毛小子行如此大礼。
老韩头后背冷汗直流,刚才儿子劝他的话在脑中回响,贵人...贵人...
麻子脸少年听到“王先生”终于想起这贵人是谁,口中惊叫道:“阿父,我想起来了,他是王二郎,郑公乡的王二郎。”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老韩头觉得双脚有些发软,噗通一下跪了下来,连忙叩首求饶,麻子脸少年看父亲下跪,也跟着跪了下来。
韩先呆若木鸡,要是其他懂搭建手艺的人出来指责他,他还能蒙混过关,但换作王平,他已经彻底放弃抵抗了,估计自己在乡里是待不下去了。
在远处忙活的圬人,看见此处的情景,也一脸的好奇,他们见状纷纷的围了过来。
寝宿区除了施工的地方,周围未施工的地方还有不少学子在搬离宿舍,他们见此处吵吵闹闹,也都是好奇的围了过来。
婉儿正在梦中美滋滋的啃着鸡爪,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双手揉着眼睛,渐渐回过神的婉儿都快要哭了出来,小嘴不满的嘟囔道:“我的鸡爪...”
婉儿翻身下床,她要看看是哪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打扰了自己的好梦,推开门便看见一堆人围在不远处的院子里。婉儿顿时转悲为喜,她最喜欢搞事情看热闹了。
王平有些不习惯,他穿越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向他叩首。虽然知道汉朝不像后世大清那样,跪拜礼成为了一种等级压迫、不平等、屈辱的社交礼仪,但王平还是知道,汉朝除了向天地君亲师叩首外,有时候还用在其它社交场合,例如请求、谢恩、请罪。
对于中年汉子的挑衅,王平并不放在心上,但他也不知道如何回这种跪拜礼,一时也不知所措。
韩奉见王平无动于衷,他厚着脸皮继续恳请道:“若先生愿指出他们的错漏之处,先生的恩德,我韩奉没齿难忘。”
王平点了点头头,笑容和煦的说道:“武侯不必客气,我们商会在各乡都设置了给圬人传授搭建技艺的学社,旨在利民惠民,我这魁首更应该以身作则,让这手艺传扬天下。”
韩奉对王平又是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先生高义,奉言出必行,将来先生若有差遣,奉万死不辞。”
老韩头听到王平的话,更加感觉愧疚,王二郎的仁义之名传遍高密,而今天他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辱其为黄毛小儿,他连忙扇了自己个耳光,再次叩首请罪道:“郎君恕罪,是小的有眼无珠,小的这就给郎君请罪。”
王平见状连忙示意这父子俩起身,看着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转身对着郑玄恭声道:“先生,此处过于逼仄,我们换一处大的地方如何?”
郑玄自无不可,他也十分想了解搭建火炕有什么奥妙。
虽然围观的学子不少,但认识郑玄的却没有。
学院中的学子虽然自诩是郑玄的学生,但学院之中却分为外门弟子和高足弟子,只有高足弟子才能常常见到郑玄,外门弟子想见郑玄,全靠机缘。
当年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三年都见不到马融,皆由高足弟子传授,三年后才见到马融本人。
但郑玄这并不是要学恩师马融的清高,而是因为他现在主要精力在于为文献校注,自然是没有余力指导学生。孔融请他出山,不过是看中郑玄的名望罢了,也不是真要他手把手指导学生。
看着郑玄点头,王平一马当先,领着众人就往寝宿区外的广场走去。
————————————————
注1:聚的解释:
陈克标先生的观点:
“村”是由“聚”而来应该是可取的。我们知道,汉代有大量的被称为“聚”的居民区,是自然形成的居民区。如《汉书·沟洫志中说:“时至而去,则填游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班固此语己经形象地说明了聚的形成。汉代有很多自然形成的聚落,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着很多聚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聚”的解释为:“聚,会也,邑落曰聚”,清人段玉裁对此注曰:“邑落,谓邑中村落。”
张信通先生的观点:
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看,里的户数从十几户到一百多户不等,而汉制一里百户,似乎现实所见一里户数和汉制一里百户两者之间有矛盾。
笔者曾说明,基层的里因俗而设,受地理环境、宗族、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二百户以下的居住区通常设为一个里,一旦超过二百户则必按一里百户分割,划出新的最小行政单位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见过二百户以上里的原因。在人口居住稠密的地区可能有二百户以上的人口聚居区,而它的总户数又够不上设乡的条件,故称为“聚”。
也就是说聚的大小约在二百户以上,千户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