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街道上响起了大喇叭声,把午睡中的人们叫醒、上班。每天的早上、中午、晚上,厂里的广播站都会准时进行广播,倒很象大学里的方式。
从小到大,魏启明基本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小时候不和榆次本地人住在一起的,有自己的铁路单位家属院。上大学,那就更加封闭了,不会和本地百姓有什么交道。现在这个工厂,也是相对封闭的,几千工人加上家属差不多上万人,有自己的电影院,菜市场,澡塘,商场,和本地人也不会有太多交集。
魏启明爱听喇叭。
李非上班的老厂办公楼走路五分钟就到,看着她的背影融入滚滚人流之中,魏启明心里感到一阵失落,有一种孤苦无依的伤感。她爸爸把他带到合资公司的办公楼,指点了他人事科的方位后就走了,算是完成了他的任务。人事科一位漂亮的中年阿姨,非常热情的帮他办完手续,就抄起电话让车间来领人。
魏启明随着车间的人事员朝车间走的时候,才打起心情看看厂区的环境。
整个工厂占地很大,道路纵横有序,显得宽广而舒畅,在路的两边,都是高大的梧桐树,风吹在叶子上哗哗的响着,阳光从枝叶的间隙播撒下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经过一个个车间,看得到高高的压铸机,飞转的车床,滚动的流水线,和在各种机器前忙碌的人们。
工厂是沿着一整个山坡建设起来的,南低北高,李非的家就在高处的北山家属区,而厂区则设立在相对平缓的南面。
和人事员一起走了十几分钟,终于来到了他工作的涂装部。合资以后车间一律改称部,无非换了个名称,象涂装部、装配部、工具部,就是原来的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工具车间。
首先接待他的是部门经理,姓张,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矮矮的个子,瘦瘦的身板,黑黑的脸庞,留着齐整的短发,最有特色的是她的一双眼睛,咕噜咕噜的转个不停,彷佛时刻在警惕什么,又好像在算计什么。
她在办公桌后面站起身来,热情的和魏启明握了握手,招呼他坐下,又让人事员给他倒了一杯茶。
张经理把双手放在桌子上,手指互相轻轻搓着,用他完全听得懂的河南普通话说道:“我们很欢迎你来啊,小魏。咱们工厂刚合资,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而我们这个涂装车间尤其缺乏人才,学这个专业的人很少,你可是我们努力争取才招来的啊!希望你能好好工作,扎根在这里,踏踏实实的成为车间的骨干力量。”
魏启明听得很激动,难得别人把他当成个人物。听她的话,是否意示着他可以免除漫长的实习期呢?这决定着他的命运啊!就在他讪笑着表示感谢的时候,她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现在厂里刚刚合资,新的制度也刚刚执行,所有的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都要到车间去接受实习。尤其是象你这样学工科的,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怎么能让别人服气你呢?所以要做好准备,踏踏实实的在下面班组实习,不要存着那种骄傲的心态,看不起工人师傅,搞不好关系,对将来的工作也有影响。象咱们车间,还有别的车间,都有实习了几年不能转正的人。工厂和学校是不一样的环境,你要有能力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
这一番话说来娓娓动听,看来她不知道对多少人讲过,说得轻车熟路、毫无阻滞。他知道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唯有装作备受鼓励的样子,保证虚心向工人师傅认真学习。
跟着人事员来到车间里,接收他的是一个班长。班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沈阳人,这让他感到有些亲切。班长身材魁梧,一张胖脸,嘴巴很大,嘴唇上留着长长的胡子,可能一个星期都没有剃了。蓝色的厂服紧绷绷的套在身上,愈发显得他霸气十足。
魏启明站到班长面前的时候,他正对着别人在发号施令。人事员简单的作了介绍,然后就走了。班长并不看他,眼睛斜眯着和别人继续说话。面对这有意的怠慢,在之前和张经理的一番谈话中,已经让他有所准备,所以他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站在一旁等着,脸上不带什么表情。
班长终于扭过头来看他了,尽管班长做出不屑的表情,仿佛魏启明是被施舍给他们的一个破烂儿,但他还是从班长闪烁的眼神中,读出了叫做自卑的东西。
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魏启明知道了班长的姓名。
一个瘦骨伶仃,个头矮小的中年人从车间里走了出来,他走路仿佛是在蹦蹦跳跳,一看就是个活泼伶俐的人。他的脸上同样有胡须,只是短短的,眼睛十分明亮,透出一股子精明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