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是房东经营一亩三分地的另一收益,房客多有贡献。一粪一水积攒起来,一并入厕。隔上数日半月,每至清晨,挑粪清掏茅厕的农人走进院落,清掏后,把茅厕打扫的干干净净,又将该付的钱如数压在房东的窗台下,也不打招呼就走了。一担少则五分,多则一毛,视茅厕的清掏质量而酌定。
如果多留那么几家房客,房东一家每月的菜钱就解决了。城里人过日子持的也是精打细算,少有铺排显摆,即便是有钱的人家也是如此。
城里四合院的茅房是很干净的。识字人写文章,去解手称谓如厕。说文解字的解读,“厕,清也。”城里的厕一般比较讲究,棚顶,筒瓦,开一天窗,有太阳的时候,总能照射进一束光。粪池为长方形,砖碹,坑呈长条状,比起农村的如厕露天,一个大缸要安全干净的多了。在城里,很少听说有人一不小心掉进池里淹死的。据左传记载,春秋时的晋国君主晋景公就是如厕坠入一个大粪缸而死的。那么大的人了,真笨,解个大手,就把命解没了。还是现在大城市的人聪明,安个水冲式如厕,安全又洁净,蹲到天亮,也是死不了人的。
茅厕的粪多有买卖,一转手,和有需求的庄户人约定,一车几个钱,送至地头,钱也就挣了。
四合院秉承的守约,不外乎仁、义、礼、智、信,守住了这些,也就守住了人伦道德的底线。那些涂脂抹粉、穿着大红大绿妖艳和靠女人吃软饭出入进去的房客,房东是万万不敢收留的,哪怕租金摞的再厚。如是默认,院落就败了。
也许,正是四合院这一私有生活模式的千年不变,形成了城市民俗文化最基本的精髓,支撑着一个民族走过一年又一年。
陈家仪起来,梳洗完毕,她没有急着赶到母亲的屋内请安,而是径直去了西院的茅厕。女人的那个来了。她的料理一下。之后,还得用水,这些都是做女人的功课。做女人天生就有这个麻烦,陈家仪也不例外。陈家仪不仅得面对自己,还得面对别人相识或不相识的邻家女孩。
做先生,除了治病救人,社会责任也得担当。对生理卫生的传授,将正确的方法施教,有时还的解疑、示范。女孩从初潮始,有了经期,生理和心理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做孩子的母亲很难如数家珍一一告知,大多羞于启齿,发生意外实属再所难免的事情。找陈先生给说说,既顺其自然,又踏实明白,少些遮遮掩掩的尴尬。为此,陈家仪很有些感触。
开办的女子生理班让许多女性减少了麻烦,这一点,她非常感谢女师学校给予的支持。
最初这类事,都是女孩有了问题才来找的。包括找了婆家因问题的发生都是对生理知识的缺乏和房事的不注意。找的人多了,陈家仪一琢磨,现在这个社会提倡文明从民初的剪辫、放脚到女子就读、择业,文明之事渐浓。何不开个讲习班,面授的人也多,于是,找县党部的妇女委员一说,一拍即合,她们也想做些这方面的事情。
毕竟是民国已久,又有新文化运动余韵的推波助澜,妇女和儿童的问题已愈来愈得到社会的关注。又和女师谈了。学校很爽快,给了一间向阳的教室,每次开课前,提前打个招呼就行。如今,几年下来,己开办了十几期讲座,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