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至曲阜,不污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
可见,“文宗”这个称号,是当真闪烁儒家历史五千年,人神莫犯,一种最为崇高的荣誉和象征了。“大儒亦会生老病死,可见读书人追求是既不是长生,也不会是力量上的升华”
道家追求长生,将最高境界成为阳神。
而歪门邪道,才追求力量。
杨奉先感觉自己心浮气躁,于是先研磨,在宣纸上一连写下了七个大大的静字,才感觉自己一下子平和了下来,心无杂念。
于是目光这才看向这个柳骨体,仔细端详。
片刻后,开始临摹。
童秀才要求自己一日苦连李氏柳骨体三百个大字,绝非仅仅只是为了迎合李道光,更重要的是,这个字能养一个人的心性。
“即便不为了科考,我也应该练这个字。”杨奉先心头明悟。
童秀才用心深远。
“字如其人,我即便是迎合李道光,那么写出来的字也会徒有其表,而无深邃,一看就是字迹虚浮,浮夸,小人行径,这样的字写出来,一看写字者就是曲意逢迎之辈,反而会遭到李氏学派人的憎恶。”
“要练字,就要练出精气神来,练入灵魂里。”
这么想着,杨奉先觉得自己也该去好好了解一些李氏学派的文化,只有深入了解了李氏学派的文化,杨奉先才能写好这个字。
练了一天,三百个大字,杨奉先每写一笔,都以虔诚之心去写。
写到最后,手腕发酸,头晕眼花。
而这字迹也是只有三分表象,没有半点精气神在里面。杨奉先疲倦的吐出了一口气,“要练好这字,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奉先扭头看去,一侧韩佩捧着一本书,因为杨奉先从头到尾不和她搭话,她已经偷偷的睡了过去,人就坐在地上,脑袋枕在自己碎花裙子的膝盖上,脸蛋通红通红的。
杨奉先不禁摇了摇头。
这几日,杨奉先每日到了课后,就故意停留一盏茶的功夫,然后再去童秀才家里看书,每日练大字三百,再作文一篇,最后再认认真真的呈给童秀才看。
童秀才摇头晃脑,每每留下批语后,再拿回去让杨奉先自己看。
这么一来一去,每日读书,从不倦怠。
童秀才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实际上心头非常之欣慰,这样的读书其实很苦,但是这杨奉先却不以为意,甚至还甘之若饴,这是相当不容易。
在他门下,也不是没有出过秀才,杨昭也是出在他门下。
但是从这么多人中,他却偏偏一眼相中了这杨奉先。
看人看骨,从小节往往就可以看出这人一生的成就,童秀才教的这么多学生里,大多浮躁好动,静不下心,即便考取了一些成就,立马也就飘飘然。
这样的人,这辈子的成就也就这样了。
而这杨奉先,他布置给他的任务,不但认真完成,而且从来不叫苦,每日写成的文章,在给他批改后,回去一定再自己改一遍,第二天呈给他看。
即便是童秀才也不禁道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童秀才望杨奉先的眼神,也越来越欣慰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