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文德殿内,庄严肃穆。
雕龙金柱在晨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地面的金砖光可鉴人。
赵佶高坐龙椅之上,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冕旒上的珠帘微微晃动,半遮其面,让人难窥圣颜。
阶下两侧,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头戴官帽,文东武西,整齐排列。
只见驸马都尉王诜稳步出列,手持笏板,行三跪九叩之礼后,缓缓开口。
“官家,臣有本启奏:
今有梁山贼寇宋江等一众,势力渐大,于山东等地颇具威名,然其近日频传招安之意。
臣以为,此乃朝廷之机遇也。梁山众匪,虽出身草莽,却不乏忠勇善战之士,若能招安麾下,既可化匪为兵,充实我朝兵力,又可彰显陛下之仁德,恩威并施,平定四方贼乱有望矣。
愿官家圣裁。”
言毕,恭敬地将笏板置于胸前,垂首静立,等待皇帝的旨意。
若是宿元景提及梁山招安一事,蔡京必会立刻横眉冷对,言辞犀利地予以痛声驳斥。
然而,此番由驸马王诜出面提出招安主张时,蔡京虽心下恼怒万分,犹如骨鲠在喉,但碍于驸马的尊贵身份以及其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也不得不强压心头怒火,勉强给予了三分薄面。
决定先行隐忍,且看天子对这招安之事是何态度,再相机而动,谋划应对之策。
自上次朝廷军队征讨梁山惨败、高俅被杀,已过多日,赵佶心头的那股怨怒之气,也在时光的轻抚下渐渐消散了许多。
听闻台下驸马王诜一番陈词,也颇为入理。
赵佶心说,当今之世,天下动荡不安,群雄并起。若那梁山众人果真是诚心归附,这于大宋而言,无疑有利。
一来可使国内少却一股凶悍的贼寇势力,地方得以安宁;二来则能巧妙借助梁山之勇猛兵将,挥师征讨其他为祸四方的叛逆贼众。如此这般,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佶微微颔首,言道:“王爱卿啊,朕观你方才所奏,字字句句皆为江山社稷考量,尽显忠君爱国之赤诚、体念国情之深厚,朕心甚慰。”
“如今梁山泊一事,关乎国运民生,亟待解决。朕素知爱卿机敏聪慧、沉稳干练,故而委以爱卿钦差重任,前往梁山泊招安诸人。”
“望爱卿秉持公正之心,传达朕之旨意,晓谕其中利害,以仁德感召其心,促其早日归降,共保我大宋之昌盛繁荣。”
王诜听闻圣上旨意,心中暗喜不已,赶忙整衣跪地,准备谢恩领命。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蔡京却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与反对之情,一步跨出队列,神色凝重地向赵佶奏道:“官家,此事万万不可啊!当今天下,局势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掀起惊涛骇浪,引发难以预估的祸端。”
“那梁山泊一干草寇,本为犯上作乱之徒,如今却要轻易招安,给予官职俸禄。如此一来,必会在天下人心中形成一种恶劣示范:今日可啸聚山林为寇,烧杀劫掠,明日摇身一变就能招安为官,尽享荣华。”
“长此以往,臣恐天下人心浮动,那些心怀不轨、妄图走捷径谋取官位之人,岂不都会纷纷效仿,落草为寇以图招安?如此,天下怎会不乱?祖宗基业将毁于一旦啊!”
“请官家明鉴,切不可因一时心软而做出这等危及社稷的决策啊!”
赵佶生性优柔寡断,耳根子又软,极易被旁人的言辞左右。
方才听王诜所言,觉得句句在理,深以为然。
可眼下蔡京这番恳切陈词,言辞犀利,利害分明,也让他觉得有理。
他面露难色,眉头紧锁,在龙椅上辗转反侧,心中犹如乱麻,权衡再三却仍无定夺。
良久之后,赵佶缓缓抬起头,神色疲惫而无奈,轻声说道:“王爱卿,这招安之事干系重大,且先缓上一缓。你今日便不必启程前往了,容朕再仔细思量一番。明日此时,朕定会给你一个确切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