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这种背景下立足的归义军政权,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制高点,来制衡自己和敦煌佛教界的关系。
张议潮完美的找到了这个人,那就是自己的老师,敦煌的高僧,法成大和尚。
我相信法成和尚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留在自己的学生身边,并开始为敦煌佛教……此时应该是归义军的佛教事业发光发热。
自大中九年开始,法成开始在敦煌开元寺讲经《瑜伽师地经》,自此持续不断,一直到他大中十三年年末去世为止。
期间,他收了不少听讲弟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敦煌,乃至于沙洲佛界的中坚力量。
在归义军草创期间,沙洲政局仍然不稳定。
彼时的社会动荡不安,随时都会有各种意外发生,给张议潮带来想不到的麻烦。
而一位高僧大德持续不断的讲经,无疑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信佛民众和僧侣寺院的注意力,对社会稳定也必然有很大的益处。
张议潮没有辜负他的老师,法成也没有辜负他的学生。
两个人携手,一个主管政治,一个主管文化,使得归义军这条异军突起于大浪之中的小船平稳的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作为对佛教界如此配合的回报,张议潮在有生之年,一直都十分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归义军也从此,更加紧密的和佛门联系在了一起。
法成去世之后,张议潮已经稳定住了不安的沙,瓜二州,开始着手整顿内政,其中,包括对僧教教团的整顿。
他确立了以都僧统为首的教团制度,将管辖范围之内的十六所寺庙和三所禅窟的僧尼人数,常驻百姓,财物状况等全部登记造册。
与此同时,向佛教界承诺,他将保护寺院财产不受侵犯,以争取空门的人心。
不仅如此,张议潮还在执政期间,将佛教文化交流作为和中原内地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僧团领导的法成,以及后来就任都僧统的法镜和尚等人,在民间和政治界都极富威望,甚至隐隐可以与政府分庭抗礼。
以至于在军事活动上,僧侣势力都可以为归义军政府助力一二。
而在黄巢所在的这个时空,就在张议潮准备发动起义的前夜,他迎来了一位来自淄州的大德高僧——淄州大师:慧沼。
淄州大师慧沼,是唐代着名的法相宗三祖之一。
慧沼祖籍彭城,后迁至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
他自幼聪慧,十五岁出家,先后师从玄奘、窥基学习唯识法相学,成为法相宗的重要传人。
慧沼在唯识法相学的研究和传播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着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因明入正理论义篆要》等重要着作,对法相唯识宗教义的阐扬起到了关键作用。
慧沼不仅在学术界有深远影响,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带领弟子广泛参与利乐有情的活动,受到众多信众的尊敬和爱戴。
不过这次慧沼来到敦煌并不是来传教的,也不是来与法成和尚辩经的。
他带来了淄州的使节团,也带来了经过黄巢改良后的唯识法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