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作息时间的变化,在早晨多了自习时间,初三年级的还要上晚自习,住校生一般在 5点半起床,6点所有学生一起早读,7点吃饭,到了8点再上课,到11点 50分左右上午的课程结束。下午一般1点半或 2点开始上课,下午大概在 5点至 5点半放学。
对于走读生来说,如果离家远的话会很不方便,特别是早上和中午吃饭时间很短,有时候回到家里来不及吃饭,也会在学校门口买饭吃。
至于学校的食堂,对于上一世的李阳明来说是个神秘的所在,一个小小的、不足30亩的学校竟然没有看过一遍,上学的三年时间里,一直是流传在耳朵里,没有亲眼去看过,实在不可思议。
亲眼看见的只有学校发行的饭票,这些饭票大部分是住宿生用钱或者粮食换来的,可以用来在学校和门口的餐馆吃饭,还能用来买东西。
不过听住宿生们的说法,学校的食堂只有一个能吃饱的优点,其他就没了,远不如学校门口的餐馆品种丰富、口味多样。
李阳明在开学后也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早上5点起床,在附近的小树林周围跑步练武,半个小时后再回家洗漱、上学。
上学花在路上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所以李阳明基本没在学校吃过饭,上一世的时候他就很羡慕那些可以在学校买饭吃的同学,觉得不用天天吃家里单调的饭菜真是太幸福了。
殊不知,那些只能在学校吃饭的同学吃那些饭也很痛苦,后来毕业后听说有住宿生实在受不了饭菜的味道,晚上偷偷跑到校园墙角烤红薯吃,因为离垃圾池太近,差点引起火灾。
-----------------
在开始学习之前,李阳明就已经把刚领的新教材翻了一遍,除了一些细节,倒是与前世变化不大,不过因为多了英语和历史、地理等,就把自己的技能根据学科进行了调整。
刚调整完毕,心中一动,沉浸在识海中,发现代表自己意识具现的萌芽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两片子叶显著缩水,好像营养被吸收了许多,芽尖伸展起来,下面的主茎延伸了几个分叉出来,意识选定其中一个分叉投注上去以后就察觉到了以前学到数学知识在上面流转。
退出来再仔细观察发现,代表数学、语文、武术和硬笔书法的分叉明显比较粗壮结实,其他英语、地理、历史等显得细小而虚幻,好像营养不良似得。
再看“幼苗”下方,根须更加深入下面的“深渊”,仔细注意一下,好像下面的“深渊”是某种意识集合,混乱无序,经过根须的梳理之后变成养分流入各个分叉里面,李阳明猜测,这“深渊”可能是自己学习、接触、无意之中见闻到的一切信息到了这里,没有经过有效转化,逐渐沉淀形成的。
有了这个,倒是不担心再遗忘什么信息,但是如果代表主体意识的核心“幼苗”不够强大,想要利用起来也很困难,毕竟只要人活着就会不断地与外界接触,活的时间越长、经历的越复杂,产生的信息就越多,下面的“深渊”就会越庞大,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声称学习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无知类似。
他曾以一个圆圈来作比喻,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
不过李阳明担心一阵也就算了,毕竟自己有“挂”,岂能和其他人一样!
别的人可能会有一颗天生就聪明的大脑,而他拥有的是一个会越来越聪明的意识核心,大脑会随着生理变化达到巅峰再衰弱,但是意识核心却会越来越强,直到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