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改制为名,行专权之实,此乃历代兴亡之大忌。王莽不知民情,强行改制,终至身死国灭,此乃后世之鉴......"
窗外春光明媚,但书房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这些埋首典籍的学者们深知,他们正在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而在汴梁城的另一端,王安石正在制定新的教育改革方案。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正在这个时代展开激烈的碰撞。
司马光抬头望向窗外的梅树,喃喃自语:"历史会证明一切......"
"大人,"刘恕捧着一卷新整理的史料走进来,"这是关于唐太宗贞观之治的记载。"
司马光接过史料,眼中闪过亮光:"太宗能成就贞观之治,就在于他善于纳谏,懂得吸取历史教训。你看他与魏征的君臣对话,多么令人深思......"
"是啊,"范祖禹感叹,"如今的朝廷,却是一味独断专行。"
司马光提笔在纸上写道:"夫人主之道,在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若是独信一人,偏听偏信,则治道必失......"
说完,他又低头继续写道:
"善观今者必审视古,善观古者必细察今......"
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编纂《通鉴》的决心。这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份留给后世的见证。
司马光继续编纂《通鉴》,翻开一卷卷古籍。
"大人,"范祖禹说,"这里有一段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很有意思。"
司马光点头:"商鞅变法,表面上让秦国强大,实则伤了根本。重农抑商、连坐结党,虽然短期见效,但最终伤了民心。"
"是啊,"刘攽感叹,"秦国虽然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这不正是急功近利的教训吗?"
司马光提笔写道:"治国之道,在于顺应民心。违背人伦,强行改制,虽暂得志,终必覆亡。"
"大人,"范祖禹说,"您看这段关于唐太宗的记载......"
"对,"司马光眼前一亮,"贞观之治最值得记载。唐太宗广开言路、任用贤能,既改革弊政,又不伤根本。这才是真正的明君之道。"
他仔细记录着:"夫为政之要,在于知常达变。太宗虚心纳谏,既革弊政,又不失祖宗之法,此乃千古之典范......"
正写着,又一位幕僚进来:"大人,听说王安石准备改革科举考题,要以新学取士了!"
"果然,"司马光叹息,"他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传统啊。"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我们祖先留下的典籍,都是千年智慧的结晶。今人当以谦虚之心研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哪能全盘否定?"
"所以这部《通鉴》更要写好,"范祖禹说,"让后人能看到我们文明的根脉。"
司马光点头:"正是。这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份文明的传承。来,我们继续编纂......"
窗外春光依旧,书房内的学者们伏案疾书。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
而这部《通鉴》,将会成为照亮后世的一盏明灯。
"大人,"刘攽又拿来一摞史料,"这里有一段关于北宋初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记载。"
司马光接过史料,仔细阅读:"这段很重要。赵匡胤知道,治国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他用温和的方式化解了武将们的兵权,既稳定了朝局,又给了武将们体面。"
"是啊,"范祖禹说,"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大开杀戒,搞得人心惶惶。"
司马光提笔记录:"为政贵在以德服人。太祖皇帝以温和手段化解军权,既安天下,又全将帅颜面,此乃大智慧也。"
正写着,他突然想起什么:"你们知道吗?当年范仲淹变法,也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可惜......"
"可惜什么?"幕僚们好奇地问。
"可惜他还是失败了,"司马光叹息,"但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改革要顺应民心,要考虑各方利益,不能一味求快。这些都要在《通鉴》中详细记载。"
他继续写道:"夫治国如烹小鲜,火候太过则焦,不及则生。求变求新,当以循序渐进为要,此千古不易之道也。"
范祖禹看着这段文字,若有所思:"大人的意思是说,改革不是不可以,但要把握分寸?"
"正是,"司马光点头,"我们祖先留下的典章制度,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的。要改革,也要在这个基础上改良,而不是全盘否定。"
他站起身,看着满屋的史籍:"这些都是我们的根啊。王安石不读史书,所以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更要把这些智慧记录下来,"刘攽说,"让后人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司马光重新坐下,继续编纂:"来,我们把这段关于赵匡胤的记载写详细些。要让后人明白,治国之道,贵在以德服人。"
窗外,春风拂过梅树,花瓣纷纷扬扬。这些在书房中埋首典籍的学者们,正在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中华文明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