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揭榜
九月初八,今天是乡试揭榜的日子。杨凡修炼完,也没让小白出来,把床头的书架收进随身空间,打水洗漱干净,墙上铜镜前,一个翩翩少年浮现而出。头发随意束在脑后,剑眉星目,唇红齿白,嘴角长满青涩的绒毛,这是刚冒头的胡须,赫然是杨凡。身穿青衫,和父母打过招呼,接过父亲给的二两银子,也不吃早饭,拒绝父母的送别。只身往镇上放榜地点行去。
今早的杨家堡格外热闹,行人都在讨论着乡试的话题。杨凡一路和族人打过招呼,来到路旁早已准备好的车队,登上马车,等待起还未到的同年。车队是给这批读书人准备的,把他们安全送往镇上,族长还安排二十个战士一路护送,顺便采买堡里所需的日用品,以及出售兽皮,铁矿等本地特色。
不多时,车队缓缓进发,不时有战士骑马来回巡视。马车上,杨凡闭目养神,有一搭没一搭回应着去年一起参加乡试的同学的搭讪。见状,学子们自讨没趣,就不搭理他,各自热火朝天讨论起镇上的见闻,还大谈芙蓉街当红头牌。杨凡摇摇头,这里的风月场所和前世的发廊差不多,最多就是一个小院,学子们谈论的无非是谁家姑娘水灵,长得讨喜,全都是道听途说。毕竟穷乡僻壤出来的囊中羞涩,也不曾亲身经历过。
下午,车队缓缓行入镇子。乌镇是这带十几个村中的中心,杨家堡和其相距四十来里,加上半路有盗匪和凶兽袭扰,杨家堡的车队一个月才跑上一回。长老联系好客栈,兵分两路,学子们自行去放榜的地方查看是否上榜,战士们和长老一起去交易,顺便快活一番不提。
杨凡跟着人流,顺便在街边买了两个烧饼饱腹,一路不急不缓地行往放榜的地方。菜市口,随着一群衙役开路,杨凡知道马上要放榜了,“当!”的一声锣鼓,一个小厮大喊“放榜咯!”几个大汉把一张巨型白纸挂到提前准备好的架子上,两丈高的架子上从上往下密密麻麻满了百来个名字。杨凡抬眼一瞧,排在第一的可不是自己吗“杨家堡,杨凡。”意料之中的事情,寻到登记处,领到童生文书和十两银子,在周围人的恭维声中高调离场。
乡试第一月底是要参加县试的,杨凡回到客栈。学子们也都陆陆续续归来,这时杨凡想低调都不行了。长老归来听闻此事大喜,当场给上榜的十来个学子一两银子嘉奖,拍着杨凡的肩膀道:“阿凡,一看你就是读书的料,高中榜首,这可是给杨家堡长脸了,回头肯定给你家安排大房子。这是十两银子你收下,今晚不醉不归。”盛情难却,这是杨凡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喝酒,也第一次喝醉,当然是装的。看着横七竖八或扒桌子上,或躺倒在的的族人们,杨凡感叹,十年读书无人问,一朝上榜天下知,果然在哪个世界都是不变的道理。接下来还有县试,府试,殿试。自己是去还是不去呢?修行才是自己要走的路,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二天,县试临近,杨凡准备直接去县城备考,给长老告别“五长老,杨凡准备进县城赶考,家里双亲就拜托您知会一声。”五长老听罢连忙应是“好说,阿凡你就放心去吧。”接着和族人依依告别,杨凡站在原地目送车队回返。
九月二十,杨凡风尘仆仆到达县城,看着门墙上“开元县”三个大字,门高三丈,人流如织,行人排队进城。城门口有官兵把守,百姓需缴纳两文钱进城费,书生和修士直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