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英说的是街道组织的知青回城工作安置会议以及工作岗位申请填报。
“去,不去哪成,成天这样东游西逛的也不是个办法。”孙卫国没工作家里人闹得狠,必须赶紧找份工作。
刘茂林则表示,“其实,去不去我都无所谓。让我坐在弄堂口修鞋补雨伞?老子才不干呢!”
“长期这样也不是办法。”张学英冲着刘茂林捻了捻指头比划赌钱的手势,“虽说来钱快,要是被阿派盯上了,把你列为劳教对象那可就惨了。”
“问题是,我们三人不像你父母有工作单位,可以顶岗、补员。”刘茂林说着,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最后一根骆驼,理直了,点燃深吸一口后递给王福生。
一人一口,三人轮流抽着一根香烟。
“如今下乡知青可是大批大批的回城,算上我们偷溜回来的这帮人,听说已有四十几万人。”
“是啊,一下子四十几万人,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
“四十几万?哼,还早着呢。当年一挥手咱们魔都可是上百万人到广阔天地去。到时候上百万人回城,还不知道怎样呢!”
“还有应届毕业生呢,他们出来也要有工作,否则怎么过日子?”
“所以,你们不要挑三拣四的,赶紧把岗位给占住了。管他集体还是全民。”张学英看着眼前不成器的三人,有点恨铁不成钢,“吃完了,赶紧去开会,把岗位申请表给填了。”
三人骑着自行车往街道大礼堂。
“这么多人?”
“街道上几个居委会的待业青年都在这呢,能不多吗?”
礼堂门口人山人海,个个穿着军绿、灰蓝色调的衣服,神情木讷眼神空洞,挤在门口等着开门。
刘茂林逮到一个熟悉的知青,询问道:“有撒最新情况?”
“还能有撒,担心知青全都回来造成社会压力,上级要求各地方政府做好知青的思想工作,要看到国家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灿烂前景。鼓励知青安下心来留在当地扎根农村,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保卫边疆作出贡献。”
“呵呵……”周围的人听见不由地笑了。
另一个人插话,“我听说,现在采取缩减进城农民工,将参加工业基地、大型水利工程和铁路的建设的活让给知青。”
“这些可都是建筑工地上的苦力活,我可不愿意。”孙卫国这话一出,顿时迎来周围人的附和。
正说着,人群忽然涌动,原来是门开了,王福生赶紧和刘茂林、孙卫国拼了命往前挤。
找了位置坐下,见主席台上挂一红布横幅,上面写着:峡土路街道知青工作安置说明会。
没多久领导上台讲解最新政策:
“各个厂矿企业、机关单位等针对本系统职工子女回城,成立服务公司,解决就业问题。
各街道居委会响应号召成立熟水站、早餐店、豆腐坊、打包托运社、缝补社、修配店、理发店……”
台下几百号人一听这话,顿时闹腾了起来。
“熟水站?我们去烧开水,灌好热水挨家挨户送暖水瓶?”
“这还不算差的,最差的应该是打包托运社。成了人力车夫拉着板车,每天装货、卸货、拉货累死你!”
“老子修地球回来坐弄堂门口摆地摊配钥匙,补鞋修雨伞?”
王福生坐在台下,默默地听着大家的议论。
尽管现场闹哄哄,说着气话但表格终究还是要填,毕竟现在的工作还是属于包分配,尚未允许自谋职业。
王福生填表的时候发现意向岗位第一个几乎都是早餐店、饭店的厨师学徒、服务员。
想想也是,八大员之一的厨师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才退出香饽饽行列。
只不过,一下子这么多人抢着报街道饭店,这岗位分配的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