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9年八月,在宋国盂地(河南睢县)举办的盟会上,楚成王绑架了想要当霸主的宋襄公,然后,集结军队,带上被囚禁的宋襄公,前来攻打睢阳城(河南商丘市辖区)。
公子目夷从盂地(河南睢县)盟坛逃回国内,暂时代理国政,组织军民严守城池,楚军一时间攻不下来。本来想用手中绑架的宋襄公来胁迫宋国投降,可是公子目夷和公孙固态度强硬:被俘的国君我们不要了,想要打仗我们就奉陪。
楚成王说:“他们既然不想要宋君了,把他杀了,怎么样呢?”
成得臣说:“大王以杀鄫子(鄫国君主)作为宋国的罪过。如今杀了宋公,是效仿他啊。杀宋公就好像杀一个匹夫一样,还不能得到宋国,只会增加他们的怨恨,不如释放他吧。”
注:1.【目夷:子姓,名目夷,字子鱼。目夷是宋桓公庶长子,宋襄公异母兄,为鱼姓始祖。
目夷因是庶子,故无缘太子之位。宋桓公病重时,目夷异母弟太子兹父请求让目夷作为继承人,目夷推辞不肯接受(一说是宋桓公不同意)。公元前651年,宋桓公病逝,太子兹父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即位后,目夷担任左师,处理朝政大事,宋国由此安定太平。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不听目夷劝谏,以小国身份召开诸侯盟会,结果遭楚国擒获,后得以释放回国。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之间爆发泓水之战,由于宋襄公不采纳目夷的建议,错失出战良机,最终导致宋国在此战惨败。此后关于目夷的事迹不详。】
2.【公孙固:子姓,名固。是宋庄公的孙子,宋襄公的堂兄弟,宋国大司马。】
3.【成得臣:芈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斗伯比之子,子文之弟】
楚成王说:“攻打宋国又拿不下来,这会儿释放他的君主,用什么名义呢?”
成得臣回答说:“我有一计,这次没参加盂之会的,只有齐、鲁两国,齐与我们已经两次通好,不多说了;鲁国是礼仪之邦,一向辅助齐国成为霸主,眼里根本就没有楚国,如果把从宋国俘获的东西献给鲁国,请鲁君来亳都(河南商丘)相会,鲁君看到宋国的俘获,必然恐惧而来,鲁、宋是葵邱(河南商丘民权县)同盟的,况鲁侯非常贤德,必然为宋国求情,这样我们就以鲁侯之德而释放宋公,结果我们就能一举而得到鲁、宋两国为盟友了。”
楚成王鼓掌大笑,说:“子玉(成得臣)真有见识!”
于是退兵,屯于亳都。
派宜申为使,将俘获的东西装载数车,前往曲阜(鲁国都城)献捷给鲁僖公。
注【鲁僖公:姬姓,名申,鲁庄公之子,鲁桓公之孙】
其书云:
宋公傲慢无礼,寡人已幽之于亳,不敢擅功,谨献捷于上国,望君辱临,同决其狱。
鲁僖公看完书信后大惊。
正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明明知道楚国派人来献捷,夸大其词,其实却是恐吓的意思,但鲁弱楚强,如果不前去参加会议,恐怕他率兵来攻打,那时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厚赏来使宜申,写了回信,回报楚成王,说:“鲁侯同意了,马上来赴会。”
鲁僖公出发,大夫仲遂跟随同行,来到亳都(河南商丘)。
注:【仲遂:又称公子遂、仲遂、襄仲、东门氏、东门遂。鲁庄公之庶子,鲁文公之叔父。后来拥立鲁宣公即位】
仲遂先联系了宜申,由宜申引荐拜见了成得臣,送上厚礼,求成得臣在楚成王面前多说好话。
成得臣引荐鲁僖公与楚成王会面,都互相表达了敬慕友好的诚意。
此时,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也都从盂地(河南睢县)来到这里相会,加上鲁僖公共是六位,聚在一起商议。
郑文公先开口说话,提议楚成王为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