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编辑部。
主编办公室里,烟雾袅绕。
江小沐坐在沙发上,一手拿烟,一手拿稿子,一目十行,面色凝重的扫视读者来信。
虽然文章还没发表几天,编辑部却已经收到几百封来信。
其中有几十封,约有一成的人是严厉批评作者,在开历史倒车,立场不坚定,个体情感散漫,心态自由,价值观软弱,主观战斗精神抽象,思想片面等等。
哪怕江小沐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这些批评后,还是忍不住心惊肉跳。
“这些东西只是给你看看,让你知道情况,但别往心里去。”主编张广年笑着宽慰道。
江小沐深吸口气,有些忐忑担忧道:“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我们既然敢发表这篇文章,影响就在可控的范围内。”
“那就好,我虽然知道会有争议,但没想过会有人睁眼说瞎话。”
他现在就在说瞎话,哪怕在后世也有无脑黑,更何况这个年代。
之所以这样说,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希望编辑部为他多分担一些压力。
“别理他们。”张广年挥手道,“你要多看主流意见,大多数来信都持积极态度。”
来信除了一成严厉批评的,还有两成是争议和讨论。
主要围绕了文章的敏感性和描写尖锐程度、文学风格和艺术水平、流派定义和归属这三个方面争论。
比如有的人觉得描写过于敏感和尖锐,有的人认为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一般等等。
这种争议是良性的,属于文学、理念、反思等交流,主观上没有恶意。
这些人也是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佼佼者,影响力最大,也最为理智。
剩下七成的信是感谢和交流。
说文章写的好,读过之后深受鼓舞,感触良多等等,并在文章中诉苦、批判和探索。
有一种刚刚从梦魇中醒来,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的感觉。
个个情绪激动,感情浓烈。
与其说是感谢,倒不如说他们心中对往昔岁月中的苦难、悲惨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等等,有一种愤懑不平需要宣泄。
同时对当下和未来感到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急切的需要指引。
而《牧马人》中以以伤痕为核心,辅以反思,逐渐升华,恰如其分的成了希望之光。
江小沐点点头,沉吟道:
“对于您邀请我去参加演讲、讨论、座谈会等,我只能说抱歉,不想成为标杆人物。”
主要是想考大学,如果亲自下场,参与到无休止的争议中,那他就没办做别的事了。
这种事儿前前后后没几年扯不清楚,甚至一直扯不清楚。
况且“林染”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了,有了些影响力,过犹不及,若贪婪更多弊大于利。
张广年颔首理解道:“没事,相信有了你这篇文章,今后会有无数的作者反思,写出更多类似的作品,甚至我以为酝酿一段时间,让人们再多思考久一些,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