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京民福商行因为有了户部批文,在西山煤矿找了个有背景的矿主合作,这样就有了招工的契机,有了民福商行的招工,这北京周边附近的农民在这个冬天里有了一份工作,这让他们很是兴奋。
有了工作,有了吃饭的地方,这些人干活也不惜力,就像打煤球的牛二,按照韩天旭的吩咐,拌了不少煤土混合物,一个煤球接着一个煤球被他在晒场摆成一行又一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这大冬天累的满头大汗的牛二憨厚的笑了。
制造煤球炉的铁匠师傅也是马不停蹄,这物件不到二十文的价钱,就是寻常家庭也能买的起,再加上一文钱块的煤球,一天的消费不过是三四文钱,就可以让整个屋里暖融融的,这让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周边的农村,人们聚在一起开始谈论这种事物,能趁着冬天还没入九,先入手一个煤球炉子才是正章。
这也让北京民福商行的门前每天都是门厅若市,关键这商行就是卖东西的,可是炉子的制造速度赶不上居民的消费情况不是。
于是韩天旭就在商行门口开展科普,比如这煤球炉子就是保护热量不往外散热的,然后这煤气多少有点毒,所以这个炉子要在空气流通的屋里,若是在密封性好的屋子里,那就将这烟气引出室外。
还有一点,若是实在等不急炉子的,直接买个炉芯也可以,自己回家用泥土糊一个炉子也行,跟这铁皮炉子一样用,就是不能搬动。
这一说法让那些农村的百姓有了想法,毕竟一个炉芯才三文钱,可比铁皮炉子省钱多了。
于是就有许多农户买了炉芯回去,自己糊这个炉子。
蒋庄的蒋二柱在家排行老二,人到三十才娶了个邻村的张寡妇当婆娘,还好这个年代只要人老实本分,就算日子过的艰难,很少有夫妻因为条件不好离婚的。
张寡妇嫁过来两年,倒是给蒋二柱生了个男孩,这可让蒋二柱稀罕的不得了,人也比之前精神了不少,这不,听说民福商行招工,他就跟着村里的青壮去应聘。
没想到还真应聘上了,每月固定工资一两银子,这么多年了,还没见到过这么大方的老板。
蒋二柱干的是运土和煤的工作,上午煤已经到位,就等下午在上点土就行,只要将这些煤和土拌匀,他这一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工地里管饭,蒋二柱吃了饭后就开始将煤和土掺在一起,申时过大半,蒋二柱已经将今天的活计给干完了,他今天买了个炉芯,等着回家糊个炉子。
跟厂长说了声,厂长看他已经做完的活,那拌好的煤像个小山一样,也没有为难他,还送了他一个生铁的炉箅子,外加十个煤球。
蒋二柱很是高兴,连连向厂长道谢。
谢过厂长蒋二柱跟着同样今天买了炉芯的同事往家赶。
回到家,蒋二柱将东西放好,用粪筐从田里弄了两筐土,用水拌好,先是在屋里地上弄了泥巴,然后中间留好下渣口,接着将炉箅子给放上,再将炉芯放上去,然后用黄泥将这些全部涂抹好,一个简易的炉子就成了,除了不能轻松移动,其他的跟那铁皮制的炉子没什么两样。
蒋二柱将煤球用柴火引燃,放到炉子内,那外围的泥巴开始显示出泥巴干燥的土黄色,随着煤球燃耗的越来越完全,那泥巴的水分都变成了蒸腾的水蒸气,接着就没有了。
蒋二柱本来冷清的屋子内因为有了炉子,现在变得热气腾腾,之前的清冷变的不复存在。
这也让婆娘和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蒋二柱一边嘱咐家人不要乱碰这个炉子,一边将锅放在炉子上,告诉婆娘这东西不光是烧火取暖,还能在上面做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