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巅有月观亭,月明星稀之时,皓月当空,天地静谧,景致绝美。亭北有两石相对,宛如山门,乃西天门,纯为自然天成。于此亦可赏晚霞夕照、黄河玉带等奇景。
有传云,嫦娥奔月之际,曾于此稍歇。其为月观峰之美景所迷,俯瞰人间,眷恋难舍。其姿映于月光之下,似与峰融为一体。后世人言,于月明星稀之夜,可感嫦娥之气韵,似其仍在彼处遥望世间。
又闻,月神常于此显灵。每至月圆之夜,月神降临,洒下银辉,庇佑生灵。曾有一年轻樵夫,山中迷途,夜至月观峰,忽见月观亭被神秘月光笼罩,遂顺光而行,寻得下山之路。自此,人皆信月观峰乃月神守护之地,可带来好运与平安。
且言,昔有仙人云游至此,为月观峰之宁静美丽所动。于峰顶静坐冥想良久,与月进行心灵之对话。月许仙人,将永洒最美月光于月观峰,使其为赏月色之绝佳处。仙人则诺守护此峰,免其受邪恶侵扰。故每当人于月观峰赏那如诗如画月色之时,皆会忆起仙人与月之约定。
泰山之南麓王母池西北,有红门宫焉。
其处因西北崖有两红门,形似扉户而得名。宫之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明天启六年重修。
此宫以盘路为界,分东西两院,飞云阁跨路相连,拱形门洞上书“红门”二字。西院为道观,宫门额题“红门宫”,祀泰山女神。宫前有“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三重石坊。东院正殿三间,初为道教殿堂,后曾奉弥勒佛,俗称弥勒佛殿,另有过亭、更衣亭各三间。西院正殿三间,乃祀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之所,殿南有合云亭,殿右有且止亭。两院间高阁名曰“飞云阁”,阁下为拱门,登山通道穿行其间。
宫内冬青滴翠,牡丹艳丽,红绿掩映,古意盎然。举首远望,泰安风光尽收眼底,每日晨曦辉映半山,景色极为壮丽,谓之“红门晓日”胜景。
传红门以上为仙界,以下乃人间。人出红尘闹市,入此圣地,似感仙境氛围。
又闻,碧霞元君为满善男信女登山之愿,体力不支者尤甚,遂化身为小泰山,供人参拜。
且言,五代有布袋和尚,笑嘻嘻,袒胸露腹,常背布袋入市。后人认其为弥勒佛化身,故于红门宫弥勒殿塑其像,以供人朝拜。
泰山南部方,中天门御帐坪西北,有五大夫松焉。
现存两株,乃油松也,南北并列,相距九米。南株高五米二,胸围一米五;北株高六米二,胸围一米五二。虬枝卷曲,苍劲古拙,誉称“秦松挺秀”,为泰安古八景之一。
传秦始皇东巡泰山封禅,登山途遇暴雨,急躲于一松树下。念其护驾有功,封之为“五大夫”。《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然“五大夫”本秦朝官阶品名,初封仅一株,至唐,陆贽《禁中青松》有“不羡五株封”句,误为五株松,后人遂以为然。
又闻,始皇封松,刚下圣旨,半空忽言:“天下一统,汝不以社稷为重,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增赋税,乱徭役,无德无仁无礼,妄受帝命,何乱封左右。”乃泰山神巡游,见此荒诞,驻足云头警示始皇。始皇大惊,左右寻之不见,又思骤雨,觉晦气,恐神人怪罪,心不安,封禅草草收场。
且言,万历三十年,泰山山洪暴发,当年护驾秦松被水冲走。今之五大夫松,乃清代康熙年间补种。昔那秦松在山后,今此松却栽于山前十八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