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心理学》41页,这里真是说得自相矛盾的。按照作者的逻辑,就是大人认定的是好人的,帮助他就是好的行为。而大人认定为恶的,帮助他就为恶。真是什么都是大人说了对?难道大人是个魔头,让孩子也跟着学啊?
魔头,我是代到古装剧里去了。而在现在的社会就叫做无恶不作。但是现在的社会也没有这样的胆大包天的人了啊。
再去比比孩子们,那么点小孩做到无恶不作了?你们是这样定义孩子帮孩子的行为的?如果将现实演绎到电视剧中,你们肯定怪那个小孩为何不救他的朋友的。而到了现实,你们自己身上,就觉得帮别的孩子打架就不是正义?
如果是你的孩子被欺负,而其他小孩不帮忙,你心理是滋味吗?
大人凭什么要以主观行为来评论好坏?只是你们怕孩子惹事罢了。或者是换句话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要用那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制止孩子的行为找借口。
就是你们明明知道那个孩子被欺负是可怜的、冤枉的,你们都不希望孩子们帮他打人。而如果那个被欺负、被冤枉的孩子是你们的孩子,而你们是多么的希望别的孩子能帮助你的孩子。你们就是这么个矛盾体?
只有和“正”在一起的,才能交“义”,只有伸张正义的行为才能称得上是英雄行为?难道我们帮助被欺负、被冤枉的孩子不是伸张正义吗?人总是自话自说,自相矛盾罢了。
到了社会上,你们总感觉别人联合起来欺负你。这样的抱怨,那样的说社会不好。可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当你们阻止孩子帮助弱小了,他还有她都是如你们一样阻止孩子帮助弱小。等到你自己成为弱小了,就没有人帮助你了。是不是觉得这样,应该是活该!
是你们自己挑起来的,是你们自己不帮助弱小的。那我们又凭什么要帮助你呢?
在帮助朋友的方面上,孩子做得是对的。因为孩子被欺负了,本来就应该有帮助他的。我们且不论两边打人和被打的小孩,谁对谁错。我们只论那个被打了的,那他就是弱者。
对于小孩子来说,没有真正的罪恶在身上的。无论是如何打架,都要尊重帮助被打的那个。但是我们的帮助方法是可以改进的啊。也就是说,我们帮助那个被打的,不一定要打回去,而是可以采取更委婉的方式。
那什么是委婉的方式呢?就是你们要对方赔你们一瓶可乐,或者是几块糖。这是文明的方式来帮助朋友。
为什么要赔一瓶可乐或者是几块糖?你被打了,开心吗?不开心,是会哭的。那怎么办啊?咱们这一伙的揍回去?揍是爽快了,但是后果就是那一方会带更多的嗯揍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