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祝琢瑾初看《三国演义》时,对周瑜及其与诸葛亮的所谓纠葛无甚印象。
她只记得她念小学时被逼着看的那本青少版《三国演义》里头,有一张插图,是绘着一个躺在病榻上的、留着两撇胡子的男子,一脸病容,身子半靠着后头,颤抖着向远方伸出手。他的面容狰狞而扭曲,怒目而视,似乎是在瞪着恨入骨髓的仇人,他的嘴大大地张着,在嘶吼些什么。
那个男人几乎可以用面目可憎来形容,看起来便让人难以生出好感。
下头的配字是“既生瑜,何生亮”。
看过这一段的人,大都觉得他实在是小肚鸡肠,容不下他人。
反观诸葛亮,在听闻周瑜死讯后,不计前嫌地哭道:“呜呼公瑾……”真心实意地为失去一位对手、一位朋友而难过。
以配角的善妒衬托出主角的宽容,赢得读者对于主角更进一层的欣赏喜爱——着实是好手段!
偏见也由此而生。
周瑜的名声,亦是因此而毁。
入土千年安已过,几朝几代宁骤歇。
作为配角,周瑜的所有功绩都被罗先生一股脑儿地安在了诸葛亮头上,其本身的形象更是遭到了千般诋毁——
先人已逝千年,何不让其享受死后安宁!偏生要拿出来污蔑一番,灭其身后名!
他本应是名垂青史,任世人瞻仰崇拜的人呐……
…
祝琢瑾在迷上周瑜之后有特地去查过相关资料。
历史上,周瑜与诸葛亮二人,并未有多大纠葛,甚至根本不大相熟。
《三国演义》中二人的纠葛,大都是编纂出来的。
毕竟只是小说,并不是完全的“真实”,这一点可以理解。
但罗先生如此描述周瑜,真的只是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伟大么?
不,不是的,远远不是的。
野史上的说法是,罗先生嫉妒周瑜后人周叙,于是将对周叙的仇恨转化为对周瑜的贬低。
正史上的说法是,自朱熹以来,官家大都以蜀地刘备一脉为正统,故《三国演义》中,蜀地一派人士的形象都是极其正面的。
尤其是罗先生的宠儿诸葛亮,近乎得到神化。
都说成王败寇,历史由胜者书写,正史或多或少地都有些不真实,都有些史官讨好当权者的意味混在里头。
毕竟那些个老老实实按史实说话的史官,大都被砍头了呀。
野史上记载的,反而更真实些。
所以,在翻阅资料时,祝琢瑾对于野史的说法更为信任几分。
若罗先生当真是因为周叙的事儿而对周瑜做出了这般败坏名声的举动,那可真真是…
太过恶心。
仅因嫉妒便辱人先祖,灭其身后名,倒是同他们儒家所崇尚的三纲五常相去甚远她。
从另一方面讲,他将周瑜描绘成这般心机深沉、善妒难容人的形象,以乘一时之快。殊不知他描写出的,恰恰是他本身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