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男性赤膊赤足,女性粗衣麻布。
与桃源峒呜哇山歌节相比,少年更多,盛装偏少!
平朗圩中间,四根合抱圆木搭成两丈高台。
如巨龙盘旋的长桌依次排开,桃源峒十二大姓、四十八小姓皆有指定位置。
吴有见每桌之上,铺着一层洗净箬叶。
箬叶之上,摆好八只大碗,并獐麂兔猪荤菜,黄精山药药材等山珍。
尤为醒目是,桌上架着一只铁锅。
底下炭红似火,锅中茶香扑鼻。
一人盛装站着,用一根木棒搅动锅中汤水。
铁锅一旁,是一只瓦罐。
罐中沸腾,底下留着几粒炭火。
早有李实迎了出来,引胡彪、胡蛮、吴有等几人落座。
白云寨胡姓族人早到,面带欢笑,喝茶闲聊!
李实往锅中放好炭,羞赧一笑:
“今日阿哥阿姐来了我家,让大家尝尝我打油茶的手艺!”
“我还以为你只会吃!”
周小山见了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的山珍,嘎嘎笑着。
胡蛮白了他一眼: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阴沟里的鸭子——顾嘴不顾身!”
“你手洗了没?”胡猴儿嘿嘿打趣。
“保管没扒猪屎,没端马桶,不会捏着鼻涕让里面甩!”
几人哈哈一笑。
“你吴阿哥是贵客,他没尝过我们山中打油茶,你可得用心,别让他把早上吃的吐了出来!”
胡彪说完,帮着整理桌上茶叶、姜、蒜等食材。
吴有只觉好奇,只听过吃茶、喝茶、品茶。
打油茶还是第一次见。
胡彪介绍:“你别看吃个茶,讲究可多,有选茶、选料、煮茶、配茶、奉茶。”
“愿闻其详!”吴有对吃字一事上心。
更对其身后历史文化、民俗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
能加积分之事,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只听胡彪介绍:“所谓选茶,一是选取经烘炒末茶;
二是选取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
桌上茶叶,乃清晨采摘。”
吴有见茶叶新鲜,茶上水珠仍在,乃清洗不久。
此次各村寨或五六人,或十几人,用茶之大毋庸置疑。
“清晨可来不及,阿妈们趁着月色采摘哩!”李实如实道。
待客如此热情真挚,吴有大是佩服。
“山里喝茶也各不相同,有的村寨喜欢明前茶,有的村寨喜欢谷雨茶!
桃源峒、周家峒附近吃的是谷雨后的花椒茶,吴兄弟喝过,应该有印象。”
吴有点点头,花椒茶,椒带茶味,茶带椒香,过齿不忘。
“他们这一带,吃的是打油茶!
此地有句俗语,叫作‘头茶苦,二茶结(涩),三茶好吃又怕热’,
此刻三茶,正当时节!
其次选料,通常有大豆、芝麻、笋干、姜蒜等。
各村寨有什么,便选什么。
至于煮茶,现在就是!”
胡彪一指李实。
眼见锅烧得通红,冒出些许白烟。
李实从碗中刮出少许猪油、山茶油。
猪油化开,油面冒出阵阵青烟时。
李实快速将竹篮中茶叶、大豆、芝麻、笋干、姜蒜等依次倒入锅中。
手拿一物,似锅铲而无铲。
乃两根长短不一木棍拼凑成直角,如7字形。
较长为柄,较短而粗者,充当铲。
“此乃茶捶!”见吴有好奇,胡彪介绍。
李实拿茶捶一边翻炒,一边轻轻捶打茶叶、大豆、笋干、姜蒜等。
“‘打油茶,慢慢敲’。
这个过程,便是‘一打二擂’之一打!
至于‘擂’,就是将大豆、姜蒜擂碎!”胡彪连忙解释。
吴有见李实手拿茶捶,在锅中不时轻轻捶打,不时用力碾压,与胡彪所言一致。
“‘一打二擂’要控制火力大小,确保油茶茶锅不焦底。”胡彪继续介绍。
过得片刻,铁锅锅底黏上一层黄绿色锅焦。
李实快速用木棍夹起一旁瓦罐,将沸腾开水倒入锅中。
“打油茶,无他法,只要水滚锅头辣!”
胡彪从桌下木桶中舀出清水,加满瓦罐,又帮着夹些木炭。
不一会儿,油茶汤色变黄,茶香、豆香、姜蒜等香气扑鼻。
似开了一个香料杂货铺,闻得人神清气爽。
茶汤鼎沸四五分钟后,李实伸手,便欲端起铁锅倒茶。
“让我们来吧!”
胡彪和胡猴儿抢过,一手拿住铁锅木柄处,将锅中茶水用竹编茶叶隔滤至碗中。
李实全身已经湿透!
待胡彪和胡猴儿滤完茶水,李实撒入葱花、芫荽末,依次端至个人桌前。
吴有见碗中茶油黄绿得宜,色泽醇厚。
闻之茶香夹杂着葱花、芫荽香味,更加妙不可言。
“吴阿哥,你尝尝味道如何!”
李实不好意思开口!
吴有吹散热气,轻轻一尝,顿觉入口绵滑,油中带苦,辣中带涩。
及入肚中,只觉唇齿留香,回甘回甜。
再一细品,只觉回味无穷。
“好茶!”吴有忍不住赞叹出声!
只觉生平所喝之茶,从未这般酸甜苦辣有味。
李实听见夸奖,笑得跟小姑娘一样。
往日家中来了客人,皆是阿爸、阿妈负责打油茶。
自己动手所做,只能自饮,极少用于待客。
今日村寨前来族人众多,人手不够,他便自告奋勇。
“想不到你小子还有这手!”
周小山“滋溜”有声,不住称赞。
“别捧他,等下飘到天上去了!”
胡猴儿喝完一碗,意犹未尽,咂巴着嘴。
“实伢仔可比某些人实在!”周小山一口喝了,不忘伸着舌头舔舐碗底。
“吃都堵不住你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