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儒生和士大夫,以儒家的道德标准和政治理念为依据,对时政进行批判,并试图通过联名上书等方式来表达诉求、呼吁改革,希望能够整顿朝纲、重振汉室。
最后,大片儒生组织起来一起抗争,聚集在雒阳城前,如西周一般,要求皇帝打击贪官污吏,减少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可惜,这一幕引发了汉桓帝、汉灵帝等皇帝的猜忌和愤怒。
至高无上的皇帝,怎么能受到蝼蚁的威胁。进而下令逮捕、禁锢大量读书人,这便是党锢之祸的导火索。
这一次党锢,迫害的不仅仅是读书人,也使得士大夫阶层与朝廷离心离德,为东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东汉朝廷闭塞言路,禁止读书人议论朝政,捕杀党人,残害读书人,政治黑暗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袁武广开言路,同读书人讨论政治,让广大百姓参与到政治改革之中。
二者相互对比,瞬间高下立判。
不怪儒生高兴,实在是数百年来,袁武的做法堪称独一无二,有上古仁君之风。
然而,在一众百姓的欢呼声中,祢衡再次站出来,缓缓开口道:“州牧大人,你让商人贩卖盐铁,我虽然觉得不妥,但没有更好方法,姑且接受。
不过你还没回答我第二个问题,你在濮阳重用商人,长此以往,兖州如同空中楼阁,未来必不可久。”
“其一,当经商之人增多,便会引发诸多问题。众人皆知,民以食为天,粮食乃国家之根本。
然而,若大量之人投身于商业,弃农耕而逐利,必然导致农田荒芜,粮食减产。如此一来,粮食供应不足,百姓食不果腹,甚至会饿殍遍野。
自古以来,农事乃国之基石,一旦基石动摇,国家必将陷入危机。当商人纷纷追逐财富,而忽视了粮食的生产,这无疑是将国家置于危险之地。”
祢衡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其二,商人不事生产,他们只是货物的搬运者。
他们并不创造真正的价值,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货物的流转。相比之下,农民辛勤耕耘,生产出粮食;工匠精心制作,打造出各种器具。这些才是真正有利于天下的行为。
而商人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但却不从事生产。他们没有为天下增添物品,只是在已有财富的基础上进行分配。
长此以往,社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没有真正的生产活动来支撑国家的繁荣。”
“其三,商人重利,往往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他们可能会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得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在灾荒之年,商人可能会趁机大发横财,而不顾百姓的死活。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而且,商人的流动性较大,他们可能会为了逃避税收或者其他责任而四处逃窜,给国家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祢衡说完三点依据,最后总结道:“袁大人,你如今重用商人,虽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上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必将给兖州带来巨大的隐患。
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兖州的稳定和繁荣需要坚实的农业基础和真正的生产活动,而不是过度依赖商人的投机行为。”
祢衡说完,一众儒生目光望向袁武。
经过之前三辩,他们相信袁武不是那么浅薄之人。如此行事,必然有其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