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合眼,最终还是决定去见见这个同病相怜之人。
轻手轻脚地起身,屏息在门口观望良久,确定他们都睡着后,才溜出院门,一路朝着东面的庖屋小跑而去。
洞房人静,斜月徘徊。
庖屋里竟还亮着微弱火光,我在门口踌躇片刻,还是推门而入。
每日要提供二十余人的伙食,其中布置不可谓不全面。进门两个石灶,灶下有柴火,灶台两侧摆满各种器具。
灶膛噼里啪啦燃着,方才的火光想必来源于此。
一人背对着我,看身形也不过十七八岁,正弓腰往里添柴。
我正准备悄悄走近,不料抬脚就踢到一个芋头,芋头骨碌碌地向他身边滚去。
他随手捡起丢进火堆,抬眼淡然瞥了我一眼。对视间,彼此很默契地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你就是那个修电脑的?”我先打破沉默。
“……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他将牙关咬得嘎吱响。
“计算机?那不就是电脑吗?”我又问。
他没有回答,默默攥紧了手中烧火棍。我怕他敲我,于是赶紧转移话题:“我有些饿,这里有吃的吗?”
“你想吃什么?”他转过身,脸颊被火熏得黑中泛红。
“简单点,番茄鸡蛋打卤面有吗?”
“你猜番茄为什么叫‘西’红柿?”
“重庆小面呢?”
“你看我像不像小面。”
“什么都没有,你这个厨子当的,太失败了。”我撇撇嘴,见他又握紧了手中烧火棍,顿时闭口不言。
他回身在火堆中扒拉几下,三四个焦黑的芋头滴溜溜滚了出来。他推了一个到我面前,道:“只有这个,爱吃不吃。”
“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我不死心,“明儿菜里能多放点辣椒吗?”
“再过几百年应该能吃到了,你忍忍吧。”他一边吃一边又添了些柴。
“是吗?可我记得前些天分明吃到了辣味。”
“那是茱萸。”他耷拉着眼皮,有气无力地往大门外一指。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屋檐下倒悬着一把树枝,枝上结着鲜红色小果子。
“不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那是吴茱萸,这个是食茱萸。”他似乎看穿我内心所想,又补充道:“用猪油一同炒了,跟油辣子差不多的味道。”
“知道的还不少嘛。”我打趣道:“你说说,抄谁不好抄李白。”
他将吃到一半的芋头重重一摔:“我哪儿知道是宋朝啊!”
“嗯嗯。”我点头,“还好不知道,要是抄王文公,这会儿可能直接被杖毙了。”
“想多了。”他郁郁啃着芋头,“我是雇佣,又不是卖身。”
我也捡起脚边芋头,烫的左右手鼓捣:“要不趁李清照还小,咱先一步把什么《如梦令》《声声慢》写出来,名扬天下,多好。”
他靠在灶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晃着烧火棍,道:“算啦,没那个真本事,还真能凭着偷来的东西出名不成?就算侥幸成名,往后词会上怎么办?那可不是自由发挥,都是命了题,定了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