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八这一天,大家早早就起来了。所谓:腊月十八打年糕。
首先要掺好米,糯米和粘米掺和到起来,他们家喜欢吃软糯一点,所以掺的粘米少。宋三娘和李氏早早淘好米,聚在一起蒸了一大锅的糯米饭。
用柴火把糯米饭蒸熟后,就拿去春花婶家年糕。大景每年都有吃年糕的习俗,所以家家户户这一天都会做年糕。
宋三娘和大伯家虽然没有是石臼,可邻居家春花婶家有啊,倒是不用跑到很远的地方打年糕。
大哥的力气最大,被大伯娘指使去打年糕,端着一大盆糯米就跟着李氏和三娘到春花婶家。
李氏和宋三娘也没空着手去,各端着一小盆糯米一起走着。
来到春花婶家,她家应该已经打好年糕了。因为前一天李氏就已经和她家说好了,今天要来打年糕,她们俩把时间错开,所以现在石臼应该是空着的。
李氏端着盘子走上前,也不假客气,走到院门口直接就对屋子里头的春花婶喊道:“春花,我们来了。”
春花婶拿着抹布正擦手,走了出来,迎着他们进去:“来了,快来吧!我家刚打完。”
这石臼刚打完春华婶家的年糕,不用洗,用着正好。他们把三盆糯米全倒进去,瞬间蒸汽腾腾、香气满屋。
把里面的蒸布拿出来,李氏拈起一小团糯米饭放进嘴里,这时,吃着又香又松,好像还略带甜味。
在李氏一声令下,宋金就开始拿起木杵打年糕。正巧春花家的栓子也在家,也走了出来。三娘先发现了,喊了一声:“栓子哥,你回来了。”
刘栓子点点头,他比宋三娘大几岁, 从小也是看着他长大的,并不陌生,笑着说:“三娘也来啦,今天打年糕开不开心啊。”
宋三娘一脸黑线,这栓子哥怎么回事?还当她是小孩呢!不过有年糕吃确实有些开心。
栓子不用招呼,自己就拿起另外一根木杵,跟宋金一前一后的打起年糕。他们两个从来不会同时打下木杵,也不会出现什么误伤对方这种事。他们每年都一起打年糕早就互相有了默契。
在他们一声声喊声中,滚烫的糯米被木杵搅打着,越变越细腻,也越变越粘稠,直至把雪白的糯米打成团才算成功。
打年糕可是一门学问,打得不够火候的糯米很难成年糕,打得不好不仅吃起来不细腻,口感会十分奇怪,而且存放时间也不长,容易裂开。
一刻钟后,糯米饭做好后就变成了软糯拉丝的糯米糍啦!这时把打好的年糕放进盆里,大家围上来揪起一小团吃,虽然没放糖,可是还是软糯香甜。
春花婶竖起大拇指对李氏说:“还得是你家蒸的糯米好,又软又糯,粘性足。我放的粘米老是太多,明年你可得来帮我调一下这个量。”
李氏哪有不答应的 ,边吃着年糕,边点头:“好好好,明年我来帮你放好米再回去蒸糯米饭。”
打好的年糕,还得趁热放进模具里定型,宋三娘和宋金就像一个工具人,端起两盆年糕,跟在李氏身后。
等春花婶叫来儿媳妇,拿来一个碗,从宋家的年糕里揪出一团,放到他们自己的碗里,宋家一行三人就端着盆子回家去了。
倒不是春花婶多稀罕宋家的年糕,而且他们这的习俗就是这样,去哪家打年糕就得给主人家留下一小块年糕。
回到家后,李氏把打好的糯米糍晾凉,然后分成一块块放在雪地里冻起来。冻起来的年糕不会坏,可以一直吃到大年初七呢!
年糕的传统吃法是,把打好的年糕切成片,晾干油炸,裹上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