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的日子里,常有同学返校会带梅干菜。原因无外乎是,家里已经备了,又可以节省学校食堂买菜的钱。毕竟好久才返家一回,带上自家的梅干菜,也是家人对于孩子的惦念。
加热一下梅干菜,肉香混合着菜干香,这独特的香味扑鼻而来。有时我会忍不住往同学碗里挖一点,解解馋。即便我碗里有食堂刚买的新鲜菜。那时有说法:博士菜。这是一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困苦是打不倒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的。
还有一类人,不是分数线的入取范围一样也是进入了一中,走“后门”进的“非一般人”。是所谓的关系或者是少数几个所谓的赞助费进入的名额。有人戏称:不是一般人。这样的同学,进入之后,也多是极珍惜这样的机会,抓紧追赶的角色。毕竟,在当时看来,进入一中的同学日后可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与之为伍,必然是氛围感染,自己也上进的。至少,这是父母会想方设法让其子女进来的初衷。我的同桌,就是乡镇企业老板家里的三儿子,戏称:唐三少。算是乡镇富二代了。这样的富二代有几个人。依稀记得其中有一个被同学们称为黑白教主,姓章。因为他喜欢搭配黑白俩色。
学校规定,每周只有一次离校。我离家近,必然周周往返。不为别的,就为这是呼吸外面空气的一周一次的机会。而远乡的同学,有的一个月才回家一趟,有的甚至更久。
闲聊时,会听到一些难得返家的远乡同学的日常。
冬天水再冷,他们也得自己洗衣服,小到袜子,大到厚校服。
零用钱不会很多,返家一次就要带足这段时间的花销。藏钱是门费脑的活。那个时候还没有随处可见的机。也没有把生活费定期打入银行卡的做法。包裹里,衣服里,床铺上,书柜里,饭盒里各显神通吧,自己认为小心不漏财又安全的秘密之处。小程同学把钱缝进枕头里,可钱不见了,那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四处翻找也没有找到,不得已找了班主任。老师就让他细想,是谁可能拿走了这个钱。思来想去,怀疑了同宿舍的小马。小马也是难得回家的远乡同学。但没有真凭实据,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同学。班里传的厉害,但没有公开说出怀疑对象是小马。小马和小程就必然暗结了心结。最后,班主任自己掏钱给小程补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远乡同学的苦,至少,当时的我不会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