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曹铭花一人,熟悉的环境没什么害怕的,她左扭扭右扭扭观察起来了四周环境。
首先是岳王庙比她记忆里整洁很多,庙门口香炉里缕缕青烟,说明这时候庙祝还在,也允许信徒朝拜。这时聚仙镇的岳王庙不比西湖边上的岳王庙差,这里是岳飞率兵大败兀术的地方,信徒们更乐于相信此地的岳王爷爷更灵验。
前世她到镇上上学时,岳王庙归已经没了庙祝,归旁边清真寺管理,有人提出来庙舍可以改学校,遭到周边回民的反对。为了民族团结,此事作罢。
提起清真寺不得不说下,聚仙镇居住有汉族、回族等七个民族,且少数民族定居的人较多,有回民居住地便有清真寺。
聚仙镇清真寺初建于北宋太宗年间,扩拓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重修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千年历史。整个寺院占地9000余平方米,在全国百大清真寺中,其建筑风格和装饰均属罕见。岳飞大战金兵时元帅府就设在寺内,岳飞在寺里乘凉的槐树,称为“相思槐”。
以后岳王庙经历浩劫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清真寺功不可没。
“妹,他们,他们说……”少年空手回转,扭捏着吞吞吐吐不知说什么。
曹铭花不用想直接问:“他们说多少钱?”
“十……十块。”
曹铭花清楚这时期钱币数额都大,她没有此时大面额钱的兑换概念,拿出来十块钱递过去,“你问问他们的汤是不是可以免费续,别不够喝了也不知道加。”
少年是她家收留的乞丐,她对少年没什么感情,加之上辈子少年很快就被她大伯给赶走了,若不是重生恰巧回到这个时间点上,她都不记得她家有少年这号人。
上辈子少年在曹家住了小半年,家里的活几乎全包了,每天“妹”长“妹”短的背着曹铭花。曹妈观察后确定要饭娃真心不错,决定要认亲,让要饭娃喊“娘”。
曹铭花大伯觊觎曹铭花家家业,听到曹妈收养子,在村里到处找族长、妇女队长、民兵队长、村长告状。
大伯说:“自己家有侄儿,为啥要认外人?她张秀荣想认儿子,大牛可以过继给她,大牛是他叔亲侄子,他叔没儿大牛就是他叔的儿子。他叔的家业不给大牛,咋能便宜别人。”
大伯四处告状闹腾不停,曹铭花爷爷奶奶尽管不直接干涉此事,内心始终还是偏向儿子的,沉默就是默许大伯的行为。
曹妈无奈之下让少年离开,少年走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人生路漫漫,自此一别,再没见过少年。
至于过继大牛的事,曹妈心里有气,同样拖着不搭腔,任凭大伯说,就是不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