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在徐府后院厢房内养伤,有韩湘莲的精心照顾,龙华民每天都来给她换药,并带来食物和营养品,还不失时机的耐心传教布道。龙华民告诉李玉兰和韩湘莲,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除唱诗、做礼拜、宣讲圣经外,也让教民学习中国的儒学,礼拜自己的祖宗,所以很受中国教民的欢迎。但是这一切始终没有得到中国皇帝的正式认可,都是在地方官吏的默许下,私自建立教堂,传播基督教的。
相处一段时间后,龙华民的言行举止,逐渐得到李玉兰和韩湘莲的认可和信赖,也就慢慢地吐露了一些真情。当龙华民听了李玉兰的爱情故事和她与韩湘莲这次刺杀嘉靖遇到的险情后,心里十分同情和感动。龙华民告诉李玉兰和韩湘莲:“西方帝王都是一夫一妻制,而阿拉伯和中国帝王都是一夫多妻制;东方的帝王根本不懂得爱情,也得不到真爱。中国是王权社会,王权压倒一切,帝王权力至高无上,专制独裁,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百姓都是他的臣民,都可以任其奴役和蹂躏,没有自由,更没有民主。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多半用来供帝王和宫廷后妃们挥霍享受。而在罗马帝国和欧洲各国,帝王的权力都是受限制的,他们受到元老派的国会和独立的司法机构的相互制约,那里是一个公民社会,公民们享有公民权力和义务,公民的私有财产和民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国王和诸侯拼命地向外侵略扩张,掠夺奴役奴隶以获取财富。另外,教会的教皇、封建诸侯都要与帝王分享权利,以致帝王的权力逐渐衰弱,各个城市纷纷成为享有充分自治权的独立城市共和国。”
因此龙华民劝李玉兰和韩湘莲:“你以血的代价刺杀了一个荒唐的皇帝,还有更荒唐的皇帝继位;你揭竿而起,发动起义,经历旷日持久、血腥残酷、破坏性极大的战争后,只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新的皇帝照样专制独裁,百姓依旧受到奴役蹂躏,仍然没有民主自由。只有从精神上唤醒百姓的公民意识,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使中国的王权社会逐步向公民社会过度,中国才有希望。我主耶稣奉行仁爱的治国之道,这与你们的圣人孔子创立的儒学,主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治天下,是一个道理。可惜孔子的儒学中没有政治体制的创新设计,只是喋喋不休的要恢复周礼,要百姓修身养性,做一个驯服的臣民,所以封建独裁的皇帝正好把儒学改造为愚弄百姓的思想统治的工具,并把儒学封为国学,扼杀其它学派,以致儒学得以统治中国思想界二千多年而阴魂不散。中国是一个人治的国度,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制约,遇到一个好皇帝,能过上几年好日子,遇到一个专制昏君,就暗无天日了。”
龙华民又说:“你们宋朝诗人的那句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问得实在太好了。男女之间原始的两性之间的相爱只有升华为亲情之间的相爱,再扩大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爱情。我主耶稣说,如果你胸怀仁爱之心,也就不会只为男女之间自私的性爱所困惑烦恼,甚至生死相许,只有能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奉献社会的人,才是最快乐和最幸福的人。”龙华民取出一张圣母玛利亚的画像送给李玉兰。这是龙华民亲手临摹意大利罗马大教堂的圣母像的复本。圣母玛利亚的面容慈爱而圣洁,一双诚实又纯净的眼睛正友爱地注视着她面前的每一人。李玉兰在圣母玛利亚的圣像面前久久地沉思着,心里豁然开朗起来。
半个月以后,李玉兰的腿伤已经完全痊愈,更为高兴的是,她的心灵创伤也完全痊愈了。这段时间,她痛苦地反思了自己的情感历程,她就像一只夜莺飞进了玫瑰园,感受了世间万物的真爱,她开始大彻大悟,上帝的仁爱和儒家的仁爱都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灵,她感到自己已经摆脱了痛苦的情仇煎熬。她决心信仰耶稣,用上帝和儒家的仁爱,去普度众生,救济人世,从事慈善事业。龙华民对李玉兰说:“澳门有一间修道院,你可以到那里当一名修女,从事社会慈善福利事业。”
不久龙华民要离京去澳门,李玉兰毅然决然地跟随龙华民到了澳门,在修道院当了一名修女。韩湘莲一直把李玉兰送到澳门,在修道院陪李玉兰住了半年,依依不舍地告别李玉兰回南岳衡山去了。
几年以后,龙华民的朋友南怀仁要去北京郊区建造教堂,李玉兰告诉南怀仁,京郊香山是个好地方,她特地托南怀仁捎信给老管家李景文,叫他把香山家宅的东边院落捐赠给南怀仁建造教堂。信中说她现在已经在澳门修道院从事社会慈善福利事业,生活过得很充实,不用挂念她。小姐李秀英在谷家有老夫人和夫人抚育,也不用去打扰她的平静生活,上帝会保佑她幸福成长的。
谷国栋、李秀英和老管家李景文乘坐的三桅杆的帆船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终于抵达澳门。他们由一位热心的码头工人指路,在妈祖庙北面四、五里地找到了那间修道院。那位码头工人说,李玉兰是澳门闻名的慈善家,是那间修道院的院长,她白手起家,经过艰苦奋斗,把募捐到的慈善款项用来创办了一间孤儿院,一间养老院和一间医院,为澳门的穷苦人做了大量的好事。那位码头工人因工伤而住进她的医院,他家里很穷,李玉兰免除了他全部医药费,他才能伤愈出院,重返码头,挣钱养家糊口。李玉兰在澳门的穷人中家喻户晓,人们都称她为莲花修女。
谷国栋他们见到的那间修道院与欧洲的普通修道院没有什么两样,特别的地方是,在院子里有很多荷花缸,时值夏秋之交,缸里的荷花、睡莲盛开,把一间小小的修道院点缀得无比美丽、高雅。中国栽培荷莲,历史极其悠久,已有五千多年了。赏荷、采莲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与爱好。《汉乐府》中有“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等诗句。苏州习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每逢这天,男女老幼纷纷至荷塘赏荷,竟是一时盛事。李玉兰不能忘怀苏州人的习俗与爱好,在小小修道院里用荷花缸栽培了许多美丽、珍贵的品种,有品字荷,一蒂开三花,如品字;并蒂莲,两朵双生;重台莲,开花后,花蕊之中再吐花;锦边莲,每瓣边上有锦斑或黄晕。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称为花中君子,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
缸栽荷花,可以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当缸中荷花盛开时,你仿佛看到像神话传说中的红衣仙女在碧玉盘上轻歌曼舞。睡莲的幽静雅趣又远胜荷花,睡莲在子夜过后开放,至翌日太阳落山前闭合,她就像一尘不染的美人倚睡在碧波之上,神态慈祥,娇艳无比,就像一位睡美人一样。韩愈有诗赞美道:“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每到阴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李玉兰都要把她精心培育的盆栽荷莲展览,澳门的百姓纷纷前来观赏,盛况空前,所以澳门的百姓都叫她莲花修女。
谷国栋他们欣赏了美丽高雅的莲花后,在一位修女的指引下,来到了李玉兰的居室。老管家李景文一眼就认出了正端坐在窗前读圣经的女子就是阔别十几年的小姐李玉兰。她还是那么年轻、漂亮,不过进入中年以后的她,更显得慈祥、端庄,在盛开的莲花映照下,就像一尊观世音菩萨似的,怪不得澳门的穷人都叫她莲花修女。生离死别十几载,今日重逢,正是喜从天降,热泪盈眶的母女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谷国栋和老管家悄悄地退了出来,让久别重逢的母女俩好好地倾诉衷肠。
金磊夫妇亲眼目睹母女俩久别重逢的情景,也为之感动:“李玉兰真是世上少有的奇女子,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磨难之后,终于母女团圆了,真是人间最感天动地的一幕!”谷宗义说:“中国有句俗话,好人必有好报。菩萨会保佑好人一生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