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李胜男直言武圣之上还有境界,秦正也很好奇,武圣已经是人间极致了,怎么还有更高的境界?
至于那所谓的神通境,秦正根本闻所未闻。
白先生是秦正的授业恩师,猜测武圣之上有境界,也只是猜想,从未在典籍或者古迹中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所有的根据都源于白先生和黄师傅两人的猜想,没有任何依据,全凭感觉。
而秦正自己,接触的武道中人也就那么几位而已。
这些年,基本上都在漳县活动,没出过远门,至于传说中的武林高手,更是可遇不可求,也没人对秦正进行更系统的指点。
白先生虽然大家族出身,所了解到的最高境界也只是人间武圣而已。
李胜男的话仿佛为秦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秦正对武圣之上的境界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李胜男发觉秦正独自在那儿发呆,轻轻的拍了一下秦正,秦正没反应。
李胜男看见秦正又不理自己,心里就有气。
于是又捏着秦正胳膊上的软肉,三百六十度一扭,秦正疼的发出狼嚎之声。
秦正幽怨的看着李胜男,李胜男也不以为意,笑嘻嘻道:“想什么呢?是不是又在想那老女人呢?”
秦正没好气的白了李胜男一眼,道:“少胡说八道,我在想武圣之上的境界。”
“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好高骛远,你现在的功夫,三流都算不上,你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先成为三流高手再说吧。”李胜男对秦正的态度嗤之以鼻,很不屑的嘲笑道。
秦正被李胜男说的满脸通红,强辩道:“我现在的功夫也不弱好吧,在江湖上怎么着也算的上三流高手。”
李胜男被秦正的模样逗笑了,强压着笑意重复道:“对对,你这样的人,在江湖上怎么着也是个三流高手!”
白先生在教授秦正功夫时,跟秦正提了武道境界划分。
比较普遍的划分: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绝顶、宗师,步入先天可称宗师境界,宗师圆满为大宗师境。
武道界习惯把宗师极境称为人间武圣,武圣之上,这千百年来似乎从来没出现过。
就连大乾,千年帝朝,关于武圣之上的境界,也只有寥寥数笔的记载,具体怎么修炼的,更是无从谈起。
宗师之前的境界,以打通筋脉数量的多少和内力浑厚程度来划分。
打通九条筋脉可称三流;
十二正经悉数打通可为二流武者;
十二正经贯通并打通两条以上的奇脉的为一流武者;
十二正经并奇经八脉全部贯通的为一流高手,比较笼统,不能完全衡量功夫的强弱和境界的高低,但适用大多数人,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境界体系。
宗师之上暂时不表。
秦正很想向李胜男讨要关于功夫的各种典籍,不过他也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李胜男提议秦正加入摩尼教,显然不只是说说而已。
李胜男也许经过深思熟虑后,甚至是摩尼教上层表达对秦正的重视,对秦正发出入教邀请。
至于李胜男在摩尼教中担任什么职位,在教中什么地位,秦正不想知道,他也从来没有加入教派的心思。
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衙门里也有关于他们的记载,这些教派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朝廷更替,大灾之年,他们就会悉数冒头,出来蛊惑人心,更有甚者,聚众造反。
李胜男不知道秦正内心复杂的变化,又发现秦正不搭理自己了。
于是揪着秦正胳膊上的肉,三百六十度再来了一次。
秦正疼的面目扭曲,有些恼怒的盯着李胜男。
李胜男笑嘻嘻的,拉过秦正的手,在刚才揪的地方,轻轻揉了揉,秦正被折腾的没脾气,收起胳膊,道:“算了,别老揪我,怪疼的。”
李胜男正色道:“哦!对了,你就没考虑过加入我神教?”
秦正摇摇头,道:“有时候,官我都不想做了,想回老家,至于你们那个教派,暂时不考虑。”
李胜男继续诱惑道:“我们神教传承数千年,教中关于功夫的典籍数不胜数,更有武圣之上修炼方法,难道你不心动?”
秦正苦笑,摇摇头,道:“我现在连三流都不是,武圣之上的境界对我而言,太过遥远了,还是脚踏实地,慢慢修行吧!”
李胜男听完秦正的话,默默点头,没再多说,起身下了床,对秦正道:“我走了!”
刚到门口,又转过头问秦正:“有没有想过娶我?”
“想”,秦正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见李胜男又折返回来,笑盈盈的看着自己,老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胜男轻笑一声,心满意足的走了。
秦正忍不住给自己抽了几个大耳光子,嘴里嘀咕着“丢人”。
又拉起被子,钻了进去。
平渡又恢复了平静,秦正又闲下来了,有人要问了,白先生每日不停的书写批阅公文,秦正为何如此清闲?
这就要说到秦正的几个好助手了。
内事不决问老刘;
外事不决问汤和;
打架抓人有赵刚;
公文内务杂七杂八甚至账目,秦正一股脑儿的都交给刘一柄打理,至于老刘怎么安排,那是他自己的事了。
汤和呢,收税收钱,跟商贾、百姓、世家大族打交道、处理纠纷的事都交给他。
汤和的天赋好像与生俱来的一般,每件事都能处理的游刃有余,面面俱到,交给汤和,秦正很省心。
赵刚嘛,行伍出身,性子也直,抓人拿人的活他最擅长,除了秦正,谁的面子也不买,真正的铁面无私。
秦正所有的工作,三人平分了,当然,他们三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秦正会使唤人,他们也有人使唤,一级一级的分派,分工协作,都有清闲的时候。
秦正跟刘一柄接触多了,发现老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老头而已。
有一次问了老刘的过去,汤和、赵刚两人也很好奇,老刘过去是做什么的,不像是当捕快的。
老刘也没有隐瞒,把自己的经历说了。
刘一柄原来叫刘源,刘岗人,小时候跟高人习武;
青年考取过功名,做过知县,当过一任郡守;
四十五岁时得罪了人,被罢官,又担心对方报复,带着妻儿回到刘岗,隐姓埋名。
老刘不会务农,也不会经商,迫于生计,就到平渡当了捕快,因为写的一手好字,受当时的平渡邑丞赏识,给了小队长的职务。
当差的俸禄只能能勉强能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