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六)幸福(1 / 2)找到我!首页

幸运的是,林远和裴誉一样,是个完美主义者,因此他才能一眼看穿贾建学设计中的盘旋不下。但这同时也是一种不幸,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围绕一个人的意志运转,于是那些于普通人而言已然是不幸的事,对完美主义者来说只会成为双重的不幸。

宫熙贤不知道林远是否因此生过许多执念,只能从他历经磨难依旧不改初衷这点上推测一二,他追求但不苛求完美,似乎是个适应良好型完美主义者,否则就只能说他在自讨苦吃。又或者是她想错了,那些执拗倔强之下其实是颗千疮百孔的心,只不过隐藏得太好,就连事主本人都被骗过去了。

宫熙贤为自己突如其来的情绪化感到奇怪,毕竟自从她有意识屏蔽那些自以为是的心疼和感动之后,这种情况已不常见,更何况她的猜想既没有根据,当事者本人又在脚踏实地努力上进。

“中规中矩也没什么不好,尤其是在如今以不变应万变的语境里。但我想,既然做了求变的决定,那么自然是要做些深远的意义出来,免得日后落个诸如’就做了个这,那当初又何苦大费周章’之类的埋怨。虽然我不敢说我们的设计绝对不会沦为平庸,但我敢说它绝对没有贾老师言外之意里的博眼球的意思。不过,如果是我误会了您的意思,请您当我借题发挥。“

贾建学显然没有料到林远会如此直接,用心被当场戳破之后,面色便不大好看,但最后也只是说:“误会,误会,我当然没有那个意思。”

林远并没有见好就收,看样子势必要将隐患彻底清除:“大家请看,为了更加清楚地展示融合性,我们特意做了这幅全景图,却没想到提前用在了这里。从外观上来看,我不觉得哪里有突兀的地方,而在内部配置上,相比其他作品,甚至都称得上简陋。当然,我这么说并非出于谦虚或者过度防卫下的口不择言,而是,大家之后就会看到,简陋本就是此次设计的特色之一。”

林远将画面调回原来的位置,众人都以为他准备结束这个话题,没想到却听见他继续说道:“不过以防日后有新的合作机会,需要言明的是,虽然听起来我在防微杜渐,以至于不想任何或者直言不讳的或者隐晦曲折的恶评对本次评选产生不良影响,但其实我并不想反驳贾老师说的特立独行。事实上,独特性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就像大家都知道奢华复古绝不等同于铺张浪费,独特性也不是出风头、博眼球的代名词,只不过眼下特定的语境让它们成了众矢之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大家想象中的语境真的存在吗?”

林远的少言寡语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尖锐,但宫熙贤对此已经有所了解,于是听到最后那句发人深省的反问并不感到多么惊讶,让她意外的反而是在座众人的反应。她不想以年龄论,但很明显,相比中流砥柱们已经炼就一身铜墙铁壁,年轻人并没打算克制他们的激动,有人甚至带头鼓起了掌。

如果他能听到就好了。苦难不值得称颂,但荣耀值得纪念。

宫熙贤骄傲又怜惜的表情,裴誉尽收眼底。再看林远,就发现他那没出息的徒弟就连墙边的老鼠洞都照顾到了,愣是一个眼神都没给到某人那里,欲盖弥彰到让人怀疑,刚才那番话根本不可能出自眼前这个笨蛋之口,他是不是真当一夜之间大家都失忆了,不记得昨天是谁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了。

裴誉心中有了数,再开口便多了一份亲切:“褚老,宫小姐,你们别听他这会儿话说得漂亮,当初跟我们吵的时候,可不是这副嘴脸。这叫什么,这就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裴誉的话自有一番亲昵之意,临近几人自然听得出来,又知道他近几年都不再收徒,纷纷打趣说他临了临了收了个冤家对头回来,可见恶人自有恶人磨,难道忘了当初他是怎么“折磨”别人的了。

宫熙贤倒是头一次听说林远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颇觉震撼,只是她刚刚联想到另一件事,若有所思的神情落在裴誉眼里却好像成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裴誉意味深长的眼神打了宫熙贤一个措手不及,她一下子就红了脸,顿时不自在起来。

要是偷东西的人也知道羞耻就好了。宫熙贤想起的不是别的,正是几年前发生在青州大学一起学术不端丑闻,而事件的主角之一正是此刻冠冕堂皇坐在这里的贾建学教授。

说起来,近年来有关学术乱象的报道层出不穷,话题包括但不限于期刊版面费、天价数据库、论文署名、数据造假、买卖论文中介等等,当然还有重灾区——论文抄袭问题。那次事件中涉嫌抄袭的正是贾建学当时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而被其抄袭的恰好是一篇同院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这位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后向学院发起举报时曾称,他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就是这名研究生的导师。虽然他并未直言贾建学是否直接参与抄袭,但不得不说,欲言又止的效果可能更好,因为这种情况下即便他不说,任谁都会想一想其中的巧合和微妙。

接到举报后,调查取证并不难,抄袭事实板上钉钉,贾建学自然也少不得承担督导不严之责。如果按照惯例,此类事件都是做涉事学生退学、导师资格取消处理,但如今看贾建学仍旧带着他的一众学生好端端坐在这里,可见其危机公关做得不错。贾建学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令涉事研究生承认一切都是他个人所为,是他擅自动了导师的电脑,盗了论文。至于为什么本该事无巨细的导师没有发现论文存在如此大占比的重叠,贾建学给出的理由是时间太久,他并不能记得每一篇指导过的学生论文。

即便在自我回想里,宫熙贤也是立场鲜明。她不觉得这是她的恶意揣测。正如几十年前的青大校园投毒案,哪怕凶手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公道自在人心,贾建学成了讲究证据的程序之下的漏网之鱼,不了解真相的旁观者又难下定论,可是学院内、学术圈内、行业内的知情者却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这足以让宫熙贤作出判断、厘清立场。

然而几年过去了,如果不是宫熙贤特意去查,这件事便也就销声匿迹,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就勾不起她这一番联想,她也就不会事先有所防备。只是,这算是她的幸还是不幸,她就不知道了。

宫熙贤不会天真地问为什么人就不能本质一点,因为如果弄虚作假者会反思,那么不用问他们也该知道,读书说到底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而不是光为了通过考试和拿到学位,也该知道一个人因为履行职责而获得回报,敷衍了事、投机取巧不会让人心安理得。然而事实却是,他们不仅不反思,而且明知故犯。

于是她就忍不住要嘲笑小时候的自己,那时她看到有同学作弊,她还写过作文诘问,追求浮名虚利的汲汲营营者注定会有一个复杂曲折的人生,难道这样的人生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像正直善良的人过着简单且充实的生活不好吗?

“或许,不管是决策者还是参选者,坚信评选的本质永远是选出最恰当的设计,事情会变得简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