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朝歌找出卖荔枝赚的100两,喜滋滋的掂两下,种地赚钱养活族人才是大事。
“我想建四个作坊,绣工、木工、印刷和制糖,各一个。”
“想要盖结实的青砖房,不知道够不够?”
封地离海边很近,若天气不好,风雨极大,茅草屋很可能被吹跑。
裴平音的木工作坊就是茅草屋,下雨时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漏雨,淋湿了木制品。
反正盖一次房子,不如都盖出来。
裴琮点头同意:“我去找林大郎问问,估算一下成本。”
林大郎对村里和附近极其熟悉,能帮忙买青砖,找工匠。
裴琮离开后,裴朝歌到木工作坊,见裴平音正在忙碌。
只见他将木料,小心的切成平整的木板,再将其分割成数个等大的正方形小木块。
裴朝歌看了一眼,满意的点头,裴平音的手艺真不错,很能干。
所有木块四四方方,一样大小,刻成字后,组合在一起后是平的,才能顺利印制。
往里面走,裴永年正带着家人专心致志的刻字。
他们拿着刻刀,聚精会神的对着小木块雕刻,时不时吹掉木屑,拿起来对着光检查。
裴朝歌没有打扰他们,而是捡起一旁刻好的木块查看。
凤眸闪过一丝惊喜,横平竖直,带着笔锋,刻的不错呀。
“族长?”裴永年注意到她,起身过来打招呼。
“刻的挺好”裴朝歌眼含笑意,不吝啬夸赞。
“族长过誉了,开始也不顺利。”
裴永年想起刚刚刻字时的艰难,在石料和木头上刻字是完全不同的。
还好儿子裴平昌天赋高又肯吃苦,起早贪黑的不停钻研,希望为裴家尽一份力。
他慢慢摸索出门道和手感,教给家人,几人练得多了才慢慢掌握技巧。
“一日大概能刻字多少?”
“开始不多,一天勉强几十个字吧”裴永年想了想说道。
“林老汉从岳南捎回来的刻刀很不错,速度提升了不少,而且我们越来越熟练,一天一百字不成问题。”
裴朝歌看着旁边整齐摆放的几百个字,暗自思忖,刻完2400个常用字后,就可以试着印刷了,还需要十几天左右。
“使用次数多的可以多刻几个备着。”
裴朝歌嘱咐道,一方面是有的字,在一页中多次出现,而且这样的字使用频次高,消耗快。
“明白。”裴永年点头道。
裴朝歌又嘱咐裴平音教族人做木架子,以后印刷作坊会有大量书籍需要摆放。
制作木架子不难,教给跟着他学木工的族人就好。
检查完木工作坊,裴朝歌准备去田地里看看。
还未到田埂,看见柳欣桐蹲在地上,对着犁发呆。
“做什么呢?”
柳欣桐吓了一跳,赶紧起身:“裴姑姑,这不是要犁地吗?”
蹙眉道:“我总觉得犁不对劲。”
裴朝歌上前仔细检查:“没什么不对的啊,这是从岳南带回来的,犁头的铁厚实锋利,犁地肯定没问题。”
“不是犁头”柳欣桐好看的小脸皱成一团,她觉得犁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似乎在现代看到的犁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