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摇头苦笑,正是因为天气恶劣,南方的士兵难以忍受,加之补给不便,才会有辽人守辽土之策。
“黄将军稍微忍耐一番,等过了山海关后,天气就会好上不少。”祖大寿笑道。
自从要升任山东总兵官后,他嘴巴几乎都没合上过。
此次赴任,他不仅带着五百亲兵,更是带了七八个子侄,一一引荐到朱由校身前。
朱由校当然不可能就这样让他在山东安插人手,在对着每个小将都含笑赞许一番后,才命这些人留在京城,明年参加武举,然后按照成绩来分配官职。
直到十一月底,大军才回到山海关。
关内和关外,天气完全不同了。
虽然也是大雪纷飞,但不至于滴水成冰。
朱由校稍作休息,对朱梅再次勉励一番后,就和祖大寿分道扬镳,直奔京城。
这次,他可不敢再抛下大军独自行动了。
在十二月初,朱由校才满身疲惫回到京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外十里,内阁首辅黄立极带领百官跪地迎接,同时带来的还有车马仪仗。
朱由校瞧了一眼鹅毛般的大雪,挥手道:“众爱卿平身,都赶紧回衙门去吧,若是生病了,谁来辅助朕处理国事?”
听着皇帝的关切之言,官员心中满是暖意,一跪三叩后才起身道:“谢陛下隆恩。”
朱由校微微点头,不再耽搁时间,走到龙辇前,将身上的雪花抖干净后,就立刻跳了上去,同时回首道:“六部以上重臣立刻回宫,等待召见!”
众官员不敢怠慢,纷纷回到自己的轿辇,催促轿夫加紧而行。
乾清宫。
宫女早已准备好热水,朱由校一边泡澡,一边吩咐刘若愚汇报朝政大事。
“九月底,南京国子监监生在孝陵叩阙,为东林党人鸣不平。”
“九月底,陕西巡抚范景文到任,上奏陕西有二十多县,十室九空,百姓已成为流民,四处乞讨为生。同时陕西卫所兵逃亡了三成以上,若是一旦发生民乱,则有燎原之势。”
“十月中旬,江西左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等一百二十七名七品以上官员相继请辞。”
“十月底,诛杀东林党人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士子大哗。据锦衣卫消息,这些人在互相串联,欲要进京喊冤。”
“十一月初,常盈仓被烧毁,损失秋粮近两百万石。”
“十一月十日,运河沿线百万漕工罢工,漕运总督苏茂相不能制。”
“十一月十二日,湖广右布政使弃官不见踪影,其同僚上奏称其可能逃亡了海外,广东左布政使请辞,贵州巡抚请辞。”
“十一月十五日,南京兵变,幸得南京留守亲入京营劝说,才未形成祸事。”
“十一月十六日,浙江巡抚潘汝桢暴病身亡,内阁已令都察院御史会同锦衣卫前去调查。”
“十一月十六日,福建沿海被倭寇袭扰,幸得左都御史福建巡抚朱一冯指挥有方,损失才不大。”
“十一月十七日,山东新兵营兵变,山东右布政使熊文灿孤身入营,才将兵士劝回营房。”
“十一月十八日,南直隶苏州府民乱,税监被乱民所杀,当地官府之后就将民乱平息了。”
“十一月十九日,南直隶扬州府民乱,兴华县城被乱民攻陷,县令及属官共二十七人被杀,兵部已下令南京留守带兵前去平乱。”
“十一月二十日,南直隶庐州府民乱,新任知府阮大钺率兵杀乱民二百三十四人,并抓捕士绅及其家眷八百八十三人。”
“十一月二十一日,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苏茂相奏报,称当地有反诗流传。”
“十二月二十二日,陕西巡抚范景文上奏,称有南方口音之人活动于各县,四处传言朝中有奸逆横行,才会引得上天降下旱灾。好在巡抚范景文发现及时,命人在各处关口设卡拦截斩杀散播谣言之人,才将危险消灭于萌芽中。”
......
“到十一月三十日,南直隶各知府都有奏报,有贼人像是不要钱似的,将东林之学刊印成册,四处散播。学院、街头、衙门、就连妓院的茅房都有。”
“这几日,朝中全是弹劾奏折,请陛下立斩黄阁老,还天下太平。”
说到最后,刘若愚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了。
朱由校倒是毫不在意,一边擦洗着身子,一边轻笑道:“这么说来,朕的大明岂不是已有亡国之相?”
刘若愚咬牙道:“乱臣贼子,实在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