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社会往往能够起到指导的作用,特别是在这种物质还不够丰富发达的时代里。
两汉时期经学盛行,儒家思想变得异常繁琐,比如经学家在解释尚书的“尧典”二字时竟用了十余万字。难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批判道:“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说的就是这些经学家穿凿附会,多于生冷偏僻之处巧言立说,而丢弃了孔子所提倡的“多闻阙疑”的研究态度,失去了真正探究学问的精神。
这样的学术风气间接导致儒学固守陈规、不思进取,为名教所束缚,最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里。直到东汉末年,按照儒家思想所建立起来的纲纪伦常已经趋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于是群雄并起,汉祚倾覆。这可谓是汉代的文化症结,是经学的失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心思变,道也跟着变,最后这道就变成了道家的虚无玄远之道。玄学思潮与经学学术背道而驰,以至于过犹不及,这个时代的文化症结也在玄学之中慢慢浮现出来。
士族阶层推崇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他们放弃礼法,强调返璞归真、一任自然,极尽放纵、奢靡、享乐之能事,流行清谈、服食五石散。
虽然如此,但是魏晋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懂得审美、推崇个体,这些同样深深吸引了周复。同时魏晋玄学对华夏哲学思想转向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有精华也必有糟粕,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周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老子这本极具哲学性的经典,能够为周复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哲学体系,成为他将来做事的原则和思想基础。
用孔子的话来说:吾之道一以贯之。周复将老子的道作为那个“一”,贯穿于自己所有的思想和知识之中。
第二卷乃是太史公书,也就是史记。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史学方面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也是方面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河。
读史可以明智,所有历史中能够得到的智慧都藏在了太史公的一句话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古至今如何发展,将来又会怎么样,到底是人定胜天,抑或人命在天?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将来又会怎么发展,它的规律是什么?
我如何在历史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成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并指导这个社会去运行?
这些无不是非常宏大的问题,以周复如今的能力还不能够给出回答,因此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我,他才能在这云谲波诡的世界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第三卷书是汉书地理志,在还没有郦道元写出水经注之前,这算是一部非常有权威的华夏地理介绍。
若想像诸葛孔明一样,在南阳草庐之中做出三分天下的分析,首先就要通晓天下地理。然后结合祖父留下来的几卷兵书,能够知丘壤山川、攻守利害,辨形势之轻重、论山川之险易,明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所宜,以及兴亡得失之缘由。凡此种种,皆要了然于胸。
周复打算凭借在另一个世界里学到的知识,画一幅华夏地理图,所谓经天纬地之才,最初所形容的就是能够掌握天文地理的人。
对于古代人来说,天和地都是神秘莫测的。屈原在天问中便写道:“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又道:“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古人的智慧不亚于今人,天上地下,过去未来,人生万物,大部分人类能够想得到的大问题古人都曾思考过,只是限于时代条件,古人只能将无法回答的问题留给后人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