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这么断定,只要有始皇帝在位一日,阴阳家就必然没有出头之日。你瞧,孔子的世孙就比你们看的更通透。”
其实孔鲋也不是通透,他是对皇帝心怀怨怼的,所以少傅的位置都没坐,后来还跟了陈胜一起造了反。
但这里用来说服荀虓却是恰到好处。
原因之一是儒家可是当世显学,门人众多,阴阳家跟儒家相比,就是一个弟弟。
原因之二儒家提倡的“君君臣臣子子父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法不施于尊者”,是以更需要居身于庙堂。
人家都被排挤的没边了,你还想什么桃子吃呢。
荀虓沉默良久。
他知道周溯说的都是事实,但一时又无法接受,最后只能问道:“那你说,阴阳家的出路在哪里?”
“我素闻之,阴阳五德始终说指出炎帝为火,黄帝以土代之,夏朝为木,商朝属金,周朝又是火德,而如今秦朝以水代之,如此昭昭。那么请先生告诉我,这水会是五行的尽头,还是又一轮阴阳五行的开端呢?”
荀虓的眼睛一亮,但又陷入了迟疑:“可是……”
“可是如今秦国兵锋正盛,六国继灭已是天下一统的局势,何时才能改朝换代?”周溯直白地说出荀虓所想。
“答案或许比先生想的更短。”
“为何?”
因为我看过历史书!
当然,周溯肯定不能这么回答,而且两个还是不同世界。
他只能就事论事地分析一下:“当今秦朝乍看光鲜,但内中汹涌,危机四伏。直接影响国祚者有四。”
荀虓忽然恭了恭手:“请赐教。”
“其一,秦法严苛无度,徭役赋税年年叠加。这若是在战时,自无可说,可如今天下一统,百姓思定。而关中老秦人数比例十之一二,其余皆是六国之民。
被覆灭的六国人民,比他们的君侯更有骨气,尤其是赵,楚两国,灭国之战皆是血仇,你指望这些人像老秦人那样爱戴秦王吗?”
“其二,秦国为防周公时期的诸侯之乱而舍弃分封,欲行郡县制。抛开制度的好坏不谈,实际造成的就是各郡自有的守备力量低下,全都倚赖中央调配,自我应对机制低下。若是有一方起势,则战火必将延绵至全国。”
“其三,嬴政因为赵姬嫪毐之事,对立后立太子之事始终有一种抗拒心理,至今依旧没有国之储君。而他爹,他爷爷又都是短命之相,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周溯一连说了三条,这下,不止是荀虓等人听得认真,就连张良也在一旁催促道:“贤弟,那还有最后一条呢?”
“其四,”周溯看了看荀虓,伸手示意道:“诸位就是答案。”
“我?”荀虓又看了看身边的两位弟子:“我们?”
这也不是自谦,但他实在不觉得阴阳家就能撬动秦朝的国运。
周溯微笑着答疑:“诸位还记得,秦国是何时开始壮大的?”
“商鞅变法?”
“商鞅是何以入秦的?”
“我知道了,是秦孝公的求贤令。”张良道。
“对,管仲曾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周溯道:“嬴政之所以能得以统一天下,离不开王翦,王贲父子,离不开李信,蒙武,桓齮,杨瑞和这些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