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安帝一大早起来,就去看那条白猫,见它仍是萎靡不振,于是赶往北宫,看望太后。只见太后虽已有稍微好转,脸色已有些红润,但仍是不能说话,偶或睁开眼,但也只是茫然上看,唤她摸她,均无反应。
玉兰在一旁已是哭红肿了双眼,憔悴万分,又强打精神,看护太后。
安帝又召来众太医,问询太后病情如何。
昨夜同诊太后为中风一症的众太医,此时却有了分歧,以胡太医为道的仍是太后之症为中风者,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皆以续命等汤为主,只是太后所得之病甚急,应以汤药为主,针灸辅之,攻补皆施。
而另一些太医则认为已连喂太后三副汤药,可太后仍是有口不言,问之不语,面带奄奄惚惚之状,不应再与之药。一位姓华的太医更是道:“太后此病,仍郁冒也,郁为气不舒,冒为神昏不清,非以药补能愈之。盖太后向来注重保养,因而体内元气未伤,而因采取以针灸泻法为主。用针刺水沟、临泣、合谷、十二井等穴,挤去恶血数滴,通调阴阳气机,解郁利窍,疏调一身气机,从而开窍醒脑宁神之目的。”
但胡太医为首的那些太医却极力反对此法,众人各抒己见,均是恨不得愿以自身相报太后。
安帝越听越烦,心道:“这两拨人,我该听谁的呢?对了,我是愿意她活过来,还是就这样等她慢慢死去呢。按说太后病倒,给了自己亲政之机,可自己是太后、大将军等人拥立,自己羽翼未满,处处还要倚仗邓氏,否则自己父亲身上的悲剧,还会在自己身上重演。最好的结果是,太后一时半会还死不了,但是已不能理政,这就能给自己准备坐稳江山的机会。想到这里,他抬眼望去,只见玉兰只是垂泪不语,而蔡伦、郑众与江京看向自己目光闪烁,其意难料。
李闰知他心思,在旁奏道:“陛下,太后凤体金贵,此事重大,不如先与大将军商议,然后在朝中与群臣等共议之,你看如何。”
安帝点也点头,道:“也好,朕本想在此陪母后,既是如此,你速去传旨,全体朝臣一刻钟后,到朝中议事,对了,你先招大将军来见朕。”
不一会,大将军来见安帝,安帝赐了坐,便即问道:“大将军,你见多识广,有没有听说过天下有什么神医吗?”
大将军闻言,微微思索了片刻,道:“臣曾结交一名道人,名叫人公真人,此人善能制丹,功效甚灵。他的师兄天公真人更是世外高人。只是这二人安身之观在东海蓬莱,又性喜爱云游,不问世事。行踪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很难一下子就找找到他们。前些天来,那人公真人刚从我拜访了一天,就走了,臣现已派人去寻,到现在还没有消息,除此之外,臣并未听说过别的神医或是高人。”
安帝听了失望地道。“哎!宫中这些御医,平常小病倒支瞧得,可如今太后之病,个个束手无策!朕恨不得将他们全都逐出宫去,以解心头之气。”
大将军闻言安慰道:“陛下莫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太后病情,也需慢慢调养才行,但不知宫中这些御医,打算用何法来诊治太后病情。”
安帝于是将情况与之说了一遍,道:“朕关心母后,心意难断,想召集群臣共议,想一良方,或是由众人推荐名医,好为母后治病,大将军意下如何?”
大将军恭声:“陛下此法甚好,臣听陛下之意。”
安帝道:“如此,那太后身体要紧,传旨,即上朝。”
众大臣本已得知今早陛下不早朝,谁知又被紧急通知马上上朝,个个急急忙忙地,到了安福殿外。他们有的已听到太后之事,有的还不清楚,一个个心神不定,待上朝朝拜完毕后,眼前的皇帝令他们大吃一惊。只见安帝端坐龙椅之上,表情凝重,露出了难以见到的威严。
只见安帝看了看众臣,问道:“陈老爱卿呢?”
大将军邓骘起身奏道:“启奏陛下,臣刚刚得报,大司马陈宠重病不治,已在今早过世了。”
安帝听了,眉头一皱,道:“有这事?哎!陈老爱卿年高德厚,为我朝功臣,着黄门侍郎李闰下朝后代朕拜祭,加封陈大司马为忠国公,赐黄金三百两、白银两千两办理后事,其它事宜一,由大将军代朕权全处理便是。”
群臣一听,均是山呼陛下隆恩。
群臣呼罢,安帝将手在案上一拍,道:“众位爱卿,今日朕有一事与众卿相商,昨夜太后偶感风寒,现已卧床不醒。太后为国日夜操劳,今得此病,朕恨不得以此身代太后受过。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朕不才,只得忍痛临朝。”说到此处,安帝流下泪来,口中哽咽,说不出话来。
大将军见此,忙跪倒奏道:“陛下珍重龙体,陛下如此孝心,必能感动上天,保太后凤体无忧,我朝昌运隆盛。”
众臣见此,齐齐跪倒,同声道:“陛下珍重龙体,陛下如此孝心,必能感动上天,保太后凤体无忧,我朝昌运隆盛。”
安帝拭去眼泪,继续说道:“如今太后虽经宫中太医调治,能略微喝水吃饭,但神智不清,众太医意见不一,均拿不出一万全之方,医治太后。朕忧心如焚,是以召众位爱卿来议,有谁有何良方,或是举荐神医均可。”
众人听了,个个面面相觑,心中各打算盘,在殿中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一时间殿中嗡嗡作响,众大臣个个恨不得掏也心肝来证明自己想要为朝庭尽力,只是实在是找不到一个良医来。安帝见众臣讨论的如此热闹,正合自己心意,也不理睬,只是作深思状。
大将军此时心事重重,他早上已得玉兰密报,得悉太后近日正在追查当年所生太子一事,太后出事前,已从当年慧智和尚所留的佛经中分析出太子应在人世,而且也与陈宠求了证,没想到夜间就出事了。
太将军闻听大惊,心想自己主政朝廷多年,对此事却未听过任何风声,他心中先入为主,认为是太后因年纪大了,思子心切,才有此想法,因此对玉兰所说心中半信半疑,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有心思过问此事,心中只是想着如何为太后寻药问医,好让太后早日醒过来国。可是连宫的诸太医都没有什么良计,想到民间寻找神医良药,虽是抱有一线希望,可是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心中一烦,将目光望向了大司空马英,咳嗽一声,这声不大,但是众大臣却一齐闭口,仿佛约好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