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亭被捕后,在青岛拘留所里被关押了两个多月,敌人用诱、骗、诈、打等卑劣手段,并让叛徒出面对质,都没能从李春亭口中获得一点党的机密。在转押济南的途中,李春亭了解到有的年轻同志因缺乏经验,在敌人诱、诈之下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就抓住时机,避开押差的监视,对他们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介绍自己对敌斗争经验。在他的启发下,这些同志到济南后全部翻供,并申诉了青岛当局酷刑逼供,使得敌人无所措置。
1933年8月18日,李春亭、李伟仁等9名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于济南泺口西的马家道口。临刑前,他告别难友:“同志们,难友们,这没有什么关系,革命的细胞是新陈代谢的,永远死不完的,好好干下去吧!”李春亭烈士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李伟仁烈士:李伟仁(1904~1933)四川岳池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任中共青岛市高官。1933年8月18日,9名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在济南泺口刑场英勇就义。史称“泺口九烈士”。
烈士张福林
张福林,曾化名张梦荪, 1910年出生于庞家镇赤张村一户农民家中。博兴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私塾启蒙和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就读期间,因聪明过人又写得一手好字而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1928年春,他考入全省著名的正谊中学,就读不到半年,因无力交纳学费,忍痛退学,而后又考入济南师范。在师范的进步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的启迪、熏陶下,他渴求真理,开始阅读进步书籍。他捧着《共产党宣言》如饥似渴地读,读着读着,他的心亮了,真理的种子在他的心里发了芽,很快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的张福林经常在傅敦吾、王苇塘等同乡中宣传革命道理,并借《国家与革命》等书给他们看。在他的启发下,后来傅敦吾、王苇塘也走上了革命道路。他还经常奔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间,贴标语、撒传单做宣传。一次正在执行任务,忽然遇上敌人搜查,他机智地将传单吞进肚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躲过了一劫。
由于活动频繁,他暴露了,不得不于1930年离开学校,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他先是奔波于矿区,从事工人运动。1931年被党组织派往青岛,以沟渠头村小学教员为公开身份,开展革命活动。 1932年初,已经成为省委巡视员的张福林,到鲁东视察工作,顺便回到博兴,没有顾上回家,径直住进县立一小。中共博兴特支负责同志向他详细作了汇报。听完汇报后他又对博兴党组织作了考察,认为博兴县党的组织发展很快,建立县委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向省委作了汇报,很快得到省委批准。1932年3月20日,中共博兴县委在博城成立,这是党在今滨州市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县委。
在离家返回青岛的前夕,考虑到自己从事工作的危险性,他深情地对妻子说:“我如遭不幸,你就嫁人,千万不要苦守!”妻子听了这话,哭着说:“我不走!”父母苦苦留他,但他毅然告别了亲人,踏上了返青之路。回到青岛,接任共青团青岛特支书记。
1932年5月间,张福林在青岛被捕。事后才知道是被窃据了中共四方党支部组织委员的内奸高振东告的密。张福林在青岛拘留所关押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敌人用尽了利诱与刑讯,他始终坚强不屈。在狱中,他不忘为党除奸,借机“咬住”日本富士纱厂工贼王林山,说自己加入共产党是受王林山领导。由此,王林山被捕死于狱中,为富士纱厂工人除了一害。1932年8月8日,张福林等11人均被砸上手铐脚镣,押上火车,解往济南的山东高等法院。1933年秋,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成立“济南军法会审委员会”,专门审理“青岛共产党案”。张福林和青岛市委原书记祖晨、正在接任的市高官李伟仁、党内刊物《铁路工人》主编王常怡被判处死刑,另有7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10年、5年的有期徒刑。
1933年8月18日张福林等人被押往泺口刑场杀害。刑场上,他们高唱《国际歌》,最后在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壮烈牺牲。张福林时年仅23岁。
唐东华烈士
唐东华(1905-1933.9.18),名纪虞,字东华,曾用名唐棣。中国共产党郯城县地方组织的创建者之一,著名革命烈士。
唐东华(1905-1933.9.18),江苏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姚庄人,名纪虞,字东华,曾用名唐东海、唐棣。中国共产党郯城县地方组织的创建者之一,著名革命烈士。
唐东华是江苏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姚庄人,出生于贫农家庭。其父靠推面磨、打烧饼、烧窑维持生计,唐东华在亲友资助下得以入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邳县第一高等小学。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宿迁中学,但因家贫未能就读。1927年,唐东华在邳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其后,他受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邳县保安总队任队副,秘密开展兵运工作,因组织武装暴动被当局通缉。1929年党组织派他到中共东海中心县委工作,1930年调任中共沭阳县委军事委员。同年7月,他领导了新淘河暴动。暴动失败后,中共徐海蚌特委调他到郯城、邳县边境地区,以鲁南特派员名义开展地下工作。
唐东华(1905—1933)原名继禹,曾用名东海、棣。江苏邳县人。1930年10月,以中共鲁南特派员身份赴山东临(沂)郯(城)苍(山)等地区开展党的活动。1931年夏,在郯马地区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两次组织武装暴动。1932年10月被捕。次年8月18日在济南泺口英勇就义。
段亦民烈士
段亦民(1900~1933),原名段明光,字耿文,化名吴尚,吴浩然、王子健,早期中共党员,革命烈士,临朐县上林镇黄山店村人。8岁入本村私塾读书,成绩优秀。1914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青州守善中学。3年后,考入山东齐鲁大学医科预科学习,后转为本科。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受新思想的影响,弃医学文,开始致力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学习和研究。1923年齐鲁大学毕业后,到济南万国储蓄会任职员。此间,他广泛结识进步人士,阅读各种进步报刊,提高了对“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认识。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满腔热情投入革命洪流,白天忙于储蓄会的业务,晚上广泛接触各阶层人士宣传革命道理,多次参加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的活动,他的寓所成为党员活动和隐蔽的处所。1927年下半年,他随万国储蓄会迁至青岛,并同青岛的共产党组织接上关系。这时,他被晋升为万国储蓄会总会计师,以此合法身份进行革命活动。万国储蓄会成为党组织的活动场所,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他月薪百元大洋,但节衣缩食,生活简朴,将大部收入资助了党组织和困难的同志。
1929年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王复元叛党投敌,使济南、胶济铁路沿线和青岛的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他险遭逮捕。脱险后,回到济南;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1年夏,省委派他到益都开展工作。同年秋,建立中共益都特别支部,他任书记。还相继建立了“互济会”、“士兵联合会”、“左翼作家联盟”、“农民协会”等革命群众组织。
“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益都发动抗日请愿运动,起草了《告同胞书》,广为散发、张贴;同时,领导东关小学400多名师生举行罢课、游行,到国民党县政府请愿。他还组织省立十中、省立第四师范、师范讲习所、商校的进步师生轮流上街集会演讲,迫使国民党益都县党部在天齐庙召开了“抗日大会”。
1931年冬,他多次深入农村,从事恢复和建立农村党支部的工作。至次年春,益都县建立起20多个支部,并在城区和郑母一带建立党的区委,党员发展到167人,各进步群众组织发展到1000余人,受到省委表扬。同年5月;中共益都县委建立,他任书记。 1932年春,他组织发动师范讲习所学员,掀起反对国民党益都县党部执行委员;捕共队长兼该所训育主任赵若谦的学潮。同年夏,他领导部分党团员和互济会员,在国民党县党部举办的乡镇长训练班上,与县党部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
1932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派张鸿礼在中共益都县委扩大会议上传达省委指示,要县委做好准备,在青纱帐起时举行暴动,并指定段亦民任益都暴动总指挥。7月上旬,在县委扩大会议上,张鸿礼宣布省委关于武装暴动的决定,他在会上陈述了准备还不充分,特别是缺乏军事指挥干部的实情。张批评他右倾,两人发生争执。最后张宣布撤销段县高官职务,他表示职务虽撤,但决不变心,继续革命到底。8月18日,益都郑母暴动失败。
他被撤职后,与爱人汤佩琛到临淄县南仇村,以教学为掩护,继续秘密开展党的工作。省委对他十分关怀,派曹金言于9月15日到南仇村找他时,夫妇已被逮捕,押往国民党济南法院看守所。在狱中,面对国民党的酷刑,他坚贞不屈,进行绝食斗争。1933年8月18日,段亦民等9人英勇就义。临刑前,他们手挽着手,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王常怡烈士:王常怡(?—1932)又名王清怡。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早年到青岛做工。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任中共青岛市委秘书,并担任青岛市委机关刊物《工人之家》的主编。同年5月底,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在济南泺口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