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泺口九烈士
1933年8月18日,中共青岛市高官李春亭、全总特派员李伟仁、共青团省特委代书记孙善帅等9名党的重要干部,被山东国民党当局在济南泺口杀害,史称“泺口惨案”,李春亭等9同志史称泺口九烈士。
“泺口九烈士”名单
李春亭原名祖茂林,1901年生于安徽,1926年3月入党,曾任中共济南市高官、青岛市高官,1932年5月在青岛被捕。
李伟仁原名刘远翔,1904年生于四川,1925年底入党,曾任中共青岛市高官,1932年5月在青岛被捕。
孙善师原名孙镇国,1904年生于临沂,1932年7月在郯城被捕。
孙善帅原名孙镇东,1910年生于临沂,1933年2月在济南被捕。
张福林原名张梦荪,1910年生于山东博兴,1928年入党,曾任共青团青岛市高官,1932年5月在青岛被捕。
唐东华原名唐纪虞,1905年生于江苏,1927年春入党,曾任中共徐海蚌特委鲁南特派员,1932年10月在郯城被捕。
段亦民原名段明光,1900年生于山东临朐,1926年秋入党,曾任中共益都县高官,1932年9月在益都被捕。
郑心亭原名郑云岫,1909年生于山东益都(今青州),1926年入党,曾任中共益都县高官,1932年8月在益都被捕。
王常怡原名王清怡,1905年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1931年入党,曾任中共青岛市委秘书,1932年5月在青岛被捕。
1933年,白色恐怖笼罩济南。8月18日,在泺口马家道口刑场上,9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面对刀枪,他们毫不畏惧、视死如归,手拉手齐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歌声和呼声中,英勇就义。
这9名共产党员系原济南市高官李春亭、青岛市高官李伟仁、共青团山东特委代理书记孙善帅、山东省委巡视员张福林、郯城县委组织委员孙善师、益都县高官段亦民、中共鲁南特派员唐东华、益都县高官郑心亭、青岛市委秘书王常怡9名党领导干部,史称“泺口九烈士”。
沿着泺口浮桥向西大约2公里,可以看到泺口九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黄河大坝南岸,是济南市委、市政府2004年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人而建立的。
人们可以看到,眼前的这座纪念碑高耸挺拔,革命先烈们眼神坚定、双拳紧握,展现了共产党员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高6米、宽8米、厚2米的纪念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浩然之气犹存。
时间回到1932年5月,李春亭、李伟仁、张福林、王常怡在青岛被叛徒王复元余党出卖,遭到逮捕。7月,在郯城县以四哨为中心的“郯马暴动”失败后,中共郯城县委组织委员孙善师和中共鲁南特派员唐东华被捕。8月,曾先后担任中共益都县高官的段亦民、郑心亭,也因益都暴动失败而被捕。1933年2月,共青团山东省特委机关遭到破坏,团省特委代理书记孙善帅被捕。
李春亭、孙善帅等9人被捕后,不畏敌人严刑拷打,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党组织和其亲属都曾多次设法营救。在狱中,他们同敌人展开多种形式的斗争,以钢铁般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国民党反动派无计可施,最后痛下杀手。
9名烈士中,孙善师和孙善帅是同胞兄弟。当时有人提议是否留下一人。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委张苇村提笔批下“斩草除根”四个字。郑心亭同志曾多次向家人捎信,表示请家人不要再为他奔波操心,他已准备好了要为国捐躯,为党捐躯。这团心中的热火,这份信仰值得所有爱国志士尊崇与敬佩。
这9名党员的牺牲,使山东党组织遭到重大损失。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天桥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天桥区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把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作为照亮前路的灯,转化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中心城区的不竭动力,紧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为天桥美好未来继续奋斗!
李春亭,1901年出生于安徽省宣城县。曾任中共济南市高官、中共青岛市高官。
1932年初,李春亭临危受命来到青岛,整顿、恢复党组织,振兴党的工作。李春亭来青岛后,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人集中的区域——四方、沧口一带,发展党员,重建了中共四方支部,并通过沧口宋哥庄小学支部,领导四方、沧口各纱厂的斗争。李春亭还深入铃木丝厂,调查工运情况,写成《对于铃木丝厂工人指导和组织方法》小册子,指导该厂的工人罢工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他根据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的特殊形势,发动学生成立帝国主义研究会、反帝大同盟等抗日组织,指导青岛大学的学潮;主编出版《大众周刊》,撰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梦想吞并中国的罪恶目的,发布红军反“围剿”的消息,宣传党的主张。
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身处恶劣环境,再加上生活条件差,李春亭患上严重的肺结核。同志们劝他休息治疗,他却语重心长地说:“不少同志为了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吐两口血又算什么!现在工作刚刚开始恢复,我怎能安闲地去养病呢?”
李春亭任书记期间,青岛党团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市委成立了沧口、四方、青岛3个区委,8个党支部,选拔了7名产业工人到区委工作。全市发展党员到81人、团员21人,并建立了团的特支。李春亭在青岛的工作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的肯定。1932年5月,省委在向中央递交的3个月的工作报告中称“青岛市委比较健全”。
1932年5月,因领导罢工,李春亭身份暴露,被敌探跟踪,处境十分危险。月底,省委派全总巡视员李伟仁接替李春亭的工作。在交接过程中,由于内奸出卖,李春亭、李伟仁先后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