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洋洋洒洒三千言的信,赵在渊看到这一句的时候,猛地警醒。这应该才是周方写这封信的意图。他收起信件放在桌子上感慨道:“周大人真的是公忠体国,看了这封信,我对周大人感佩之至,真希望天下都能像他一样。”
“父亲的忠心始终如一,教导我们也是以忠字为大道。”
“在你临行前,周大人可还有别的交代?”
周承基笑着说:“父亲特别交代过,一定要替他给您请罪。按照规矩,来归州见您,给您请安该是他亲自来的,只是襄州的形势如此,他实在抽不开身,所以才派我来的。”说着,周承基站起身庄重地拱手鞠了一躬,继续说:“周方之子周承基代山南道节度使周方向皇子殿下您赔罪了!”
如果从一开始,周承基对他就是如此敬重的态度,赵在渊会惊讶,但是此时,对方的举动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在孔狄临走前,两人对周承基此行的目的做过诸多假设,其中除了掌控归州,呼应襄州之外,周方会如何处理与赵在渊的关系也必然是他的重要目的之一。
毋庸置疑的是,周方绝不会放弃在山南道的地位和控制力,那么,赵在渊的存在就是潜在的威胁,即便他现在既没有势力也没有威望。但是另一方面,他与王伦枕戈待旦,随时就会开战,赵在渊的身份会有巨大的作用。
其一,赵在渊手持獬豸宝印,如果站在周方一边,那么他就会师出有名,士气大振;其二,可以借他的名义,命令周围其他三道的兵力加入战场,攻击王伦,而不是隔岸观火。即便葛元通、陈鹤祥、冯昌贵三人不听命令,也不敢做出黄雀在后的行径。这才是赵在渊对于周方的意义。
因此,对于周方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赵在渊控制在自己眼皮底下,你王伦挟持圣上,我周方就可以挟持皇子。这一点,赵在渊清楚,孔狄也赞同。
果不其然,今日这场宴会,周承基花了那么多心思,最终呈现的还是一场鸿门宴。下马威、奢华的宴会、接风洗尘、花魁群舞、肺腑感言,其实都是在试探自己,想要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下套让自己上船。此时,对方的最终目的终于露出来了。
赵在渊心说,既然你们这么“坦白”,那我也不能太直接了,他微笑着说:“周大人太客气了,他是两朝的元老了,立下过汗马功劳,父皇都极为敬重,更何况是我了。现在周大人又身负重任,自然是离不开襄州的。”他极尽恭维,却丝毫不提去襄州的事。
周承基见赵在渊如此态度,欣喜道:“多谢殿下惦念和宽恕。父亲还说了,襄州一战,可能是决胜负的驿站,一定要请您去襄州坐镇。殿下,您看?”
他以为是父亲的信让对方放松了戒心。在临行前,亲眼看着周方写下这封信,其中的内容他了如指掌。开始,他也不明白周方为何像给皇上写折子一般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且言语间敬重恭维。周方却说,这位皇子年纪尚小又突逢大变,无论表面如何,心里必定如惊弓之鸟,我把他捧上天,捧得跟真皇帝一样,他才会觉得在我这里是安全的。不然的话,他不会轻易踏足襄州的。
“襄州我是一定要去的。只是近些日子有太多事情要办,等些时日吧。”赵在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