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廷中,陈子昂是孤独的,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不愿意趋炎附势。因此,他在朝廷中得罪了很多人。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联合妹夫孙万荣一起反叛朝廷,攻陷了营州(今辽宁朝阳),李尽忠做起了“皇帝”。
他的行为立刻激怒了武则天,派出数十名大将去讨伐契丹。
武则天为了牢牢掌握军队,让她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族侄武攸宜挂帅。
陈子昂任参军,随武攸宜大军出征。这是他第二次出塞。在朝廷多年没有出头之日的陈子昂,感到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来临了。
可是,战场和朝廷又何其相似!陈子昂多次进谏,并献计献策,一向看不起文人的武攸宜此时根本不听陈子昂的意见。
武攸宜没有战斗经验,也不是什么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结果可想而知。刚与契丹交兵,唐军旋即大败,武攸宜带兵仓皇退守关内。
这样的战斗太窝囊!陈子昂一急,提议让武攸宜分他一万战士,自己带队出战沙场,为国立功:“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契丹小丑,指日可擒”。
刚刚大败的武攸宜,看到这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在自己面前说这样的大话,又羞又恼,对陈子昂大发脾气,最后把他降为军曹。
一天黄昏,郁郁不得志的陈子昂,情绪极其悲愤,独自一人登上了幽州台。他极目远眺,历史和现实渐渐在他眼前和心里纵横交错起来。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轩辕台》)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燕昭王》)
此时,陈子昂的脚下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故土,他仿佛看到了燕国古都,想起了当年驰骋战场,连克齐国的七十座城池的大将军乐毅。
想当年,燕国国力在七国中最弱,刚刚上任的燕昭王礼贤下士,节衣缩食,使燕国日益昌盛。同时他开始招贤纳士,使各国的人才源源不断投奔过来,乐毅就是其中一个。
燕昭王非常器重乐毅,封他为亚卿,事无巨细,几乎什么事情都同他商量。可以说乐毅的成功是源于他遇到了明主燕昭王,才使他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才干。
陈子昂想到了自己,一生的抱负难以实现,感慨生不逢时,没能遇到明主,何谈建功立业?
向前,已看不见古代的贤君,向后,亦望不见当今的明主。陈子昂泪水浸湿了衣襟,吟出这首流传千年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契丹一行让陈子昂感觉到了无力、无奈和无尽的孤独:“天地无限,竟无我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