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查了一下这几篇文章,有两篇发在《Journal of Ecology》上,还有一篇在《Oikos》上,这两本期刊都是生态学传统的老牌期刊,收文量少而精,但是影响因子都不算太高。
李荣大致翻看了一下,要说没关系吧,这三篇文章都是在讲BEF的,但是说有关系吧,关系又不是特别大。看了一下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是帝都师范大学的刘海教授,上次讨论的时候也来过,审稿人也大概率是他了。
刘海教授也是做这一方面的研究,所以要求公开原始数据和原始代码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了——增加自己课题组数据量储备。
在生态学领域,通常数据量是否充足往往关系到文章的质量与数量,所以大一些的课题组在自己调查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收集公开的数据。
引用文献这一点李荣可以做主,直接将“……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12-14]”
改为了“……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了……[12-17]”
添加三篇参考文献,也就是在endnote里面插入一下而已,不过导致的后续参考文献格式的错乱还需要逐一进行调整。
至于是否公开数据,就轮不到李荣做主了,毕竟整个研究花的都是张辅的经费,所以实验数据名义上的所有权是属于张辅。
李荣再没有管,准备等到后续汇报的时候再跟张辅提一嘴。
至于第三个审稿人,看起来是个老外,因为行文很随意,意见也提了一大堆,基本是想到哪说道哪的,李荣大概翻了翻,挑着能回应的回应了一下。至于一些不太现实的建议,例如
“作者你们为什么不进行一个为期多年的实验呢?”
“我觉得你们可以尝试一些多年生的植物,肯定会有更有趣的结果。”
这种建议明显就是马后炮式的建议,实验都做完了,对着实验结果提建议,李荣其实挺烦这些的。
毕竟也是由于国情不同,在中国,大家搞科研都比较急躁,追求短平快,主要是从上到下都急于见到成果。然而在国外,科研更多的是兴趣驱动的,他们根本不在意花费多少时间,更是为了探究某个结果,这样自然也做得深入很多。
然而,李荣哪怕很烦,依旧是规规矩矩的回复到,
“感谢审稿人的建议,我们准备在后续的工作中考虑您的建议,设置一个存在多年生植物并持续多年的实验。”
至于到底做不做,那就看后续发展了,至少现在肯定是不会做的。
全部弄完之后,李荣将文章发给了楚灵,
“我对着这些意见大致修改了一下,你看看有没有意见,要是有的话咱们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