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和孔文龙吃完饭,天已经黑了,他请孔文龙陪他转转清真寺门前的小巷子,里面都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有一家是专门给游客刻章子的,店家热情地招呼他们。这里给中国人刻名字章(阴文,比较容易)5元,是手工的。给外国人要贵2倍,孔文龙陪同老外来就是20元,其中给孔文龙8元提成,店里最后能落12元。瑞士人痛快地接受了,他们交了钱说一会儿再来取。
瑞士人突然悄悄地对告诉孔文龙,想买古董文物,让他帮忙找地方。孔文龙想了想,就把瑞士人带到了文化斋隔壁的一家古玩商店,这家店门面和文化斋一样气派,专门卖古玩等老东西,是属于和贩卖文物打擦边球的灰色生意。这些天孔文龙给文化斋带人买画,和这家店的老板也脸熟,孔文龙也注意到他家几乎就没什么生意。
这时文化斋的一楼已经黑灯关门了,翻译们一般晚饭前就结账拿钱走人了。画廊下班后,嫂子一家就上到三楼吃饭、休息去了。
孔文龙带着瑞士人推门进了隔壁的古玩店,店老板和媳妇也刚吃完饭,正在收拾碗筷,他见孔文龙带来一个老外,非常高兴,马上请他们上了二楼。因为这种商店一楼摆的都是糊弄人的低档工艺品和假古董,好东西都在楼上,一般是私下里交易,所以平时就看不到有什么生意。
古董店的老板是个刚40岁的中年人,好像是姓唐,他听孔文龙说老外想买文物,就把手伸进柜子底下,取出一个报纸包着的东西。唐老板让孔文龙告诉老外,好东西价格很贵,如果老外不想多花钱就别看了。
孔文龙给瑞士人翻译了,瑞士人告诉他们没关系,只要东西真,他就愿意花钱。唐老板就打开了纸包,里面是两个像盘子大小的玉璧,看上去很古老,像是件宝物。
唐老板取出放大镜,瑞士人就用放大镜仔细观赏了好半天,才开始问价格。唐老板说两个要1万元人民币,瑞士人说太贵了,接着两个人通过孔文龙进行讨价还价。最后,双方达成400美元加400人民币成交(约3600元人民币)——因为这是瑞士人当时身上能搜出来的全部现金。
瑞士人还问孔文龙怎么样?值不值?孔文龙连忙说自己一点都不懂古董,给不了任何建议。其实即使他懂也不可能给老外出主意,因为唐老板还在面前呢。
孔文龙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瑞士人,只买了一张小镜芯,居然能花这么多钱买文物,他算是开了眼。其实,瑞士人就是这样,他们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但人家的物质欲望非常低。
在瑞士,很多有钱人穿着朴素、生活低调,他们根本不像中国当时的暴发户那么张扬。所以说,三年能出个暴发户,三代才能出贵族。越是刚有钱和有一点钱的人越不淡定,而越是有钱时间久了、和特别有钱的人才能从容不迫地过日子。
唐老板给老外包好了东西,告诉孔文龙一会回来给回扣,因为不能让老外看到。孔文龙和瑞士人离开了古董店,最后在鼓楼外面的大街上告了别。孔文龙马上跑步回来,又进了唐老板的店。唐老板取出200元人民币给了他,孔文龙没想到他给这么少,就质问他,并说在文化斋卖画都是拿40%的提成。
唐老板解释说:“你也看到了,是老外还价太多了,否则也能给你那么多提成。”他还说:“你今天在街上跑了一天,好像也没卖画,这一下就挣200元,该知足了。”唐老板还真不了解当翻译卖画的收入情况,孔文龙非常生气,一把接过钱扭身就走了。
按理这个事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是真文物,万一老外在出境被查获,孔文龙也会被牵连的,但当时年轻气盛的他只想着赚钱,那管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