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
皇宫,御书房中。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手中捧着一本《贞观政要》,不时翻动着,点点头。
古语云:开卷有益。朱元璋自从参加行伍以来,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先前是读兵书。
自从入了这九五城,长久不曾带兵打过仗了,可读书的习惯却没放下,哪怕是瘟疫横行的当下。
“伯温说的果然不错,此书甚秒,可谓帝王策!”
他捋着胡须,咂舌赞叹。
“报!徐将军秘信!”
门外传来军卒的声音,这让他不免有些寄怪:
徐达触发不过数日,算了算时间最多也就刚到龙虎山,此时送来的秘信,实为罕见!
不一会儿,书房的太监将信封呈。
“陛下,密使交接完书信,喷了口血,死了!”
他在朱元璋耳边小声说道。
“让兵部好好安排后事,照拂家属!”
说罢便打开信封,一张泛黄的纸,唯有一列歪歪扭扭的文字,相比书写的时候极为慌张。
朱元璋突然感觉到一股莫名的紧迫感。
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徐达,在数十万元军面前毫无惧色的徐达,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惊慌!
他忙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只见那纸赫然写着:
“紫气游龙现龙虎山!”
“砰!”金丝楠木制的书桌发出一声巨响,整座御书房颤了颤。
朱元璋猛地一掌拍在桌面,将它生生震出一条裂缝!
“竟然!”
他瞪大了眼睛,瞳孔中充满了震惊,还有一丝丝的忌惮!
他当然知道紫气是什么!倒不如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紫气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有人受到了天眷顾!
当年在鄱阳湖,若非天降紫气,刮起了南风,他朱元璋恐怕就就交代在那里了!
这是他身边的将领们都知道的,可除此之外,只有他自己知道,从他幼年时起,每每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候,总有一股冥冥的力量在帮助他!
也许是突然激发的巨力,也许是仇敌的暴毙,这些事件总是伴随着一个共同的现象!
那就是紫气。
更别提,信中说龙虎山还出现了游龙。
若此番异象真的是因人而起,那此人的气运怕是在自己之!
一股来自于帝王的危机感油然而生,朱元璋对身边依旧惊魂未定的太监说:
“快!”
“传李善长、刘基、汤和!”
“即刻进宫!”
“议事!”
这断断续续的几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内官当场被惊出一身冷汗。
他从未见过陛下如此惊慌,哪怕是此次大疫也只是忧愁。
但!
并不害怕,这天下还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他害怕。
....
半晌之后,御书房的桌前,三位忠臣的身影并排站立着,朱元璋早已下令,书房周围不得有人,以防消息外泄。
“陛下,此时非同小可!微臣认为,应当立刻派大军攻下龙虎山!将山所有人逐一排查!”
李善长的眼中还有尚未平息的震惊,作为开国重臣,他清楚地知道此事须以雷霆手段!
众人都沉默了,大家明白李善长的方法是最有效,也最应当被认可的。
可是,“攻下龙虎山”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背后,必将是一片腥风血雨。
且不论龙虎山中遍地都是修为高深的道士,单论它在民间的影响力,一旦与他起了冲突,民心究竟会倒向何方,尚且是个未知数。
漫长的沉默之后,汤和开了口。
“陛下,如今正值瘟疫最严重的时候,而龙虎山又是唯一的希望,紫气一事虽大,但如今并未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愚臣以为,当继续寻求瘟疫解药,待着疫情结束后在做追究。”
李善长的眼神一变,他没想到汤和会说出这样的话,他以为,以汤和的身份,必然会同意他的提议。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两人,默不作声。
“唉...”
一声叹息。
传来自入门后始终一言不发的那位。
“天下与百姓。”
刘伯温摇了摇头。
“我们这一路过来,那一次不是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呢?”
“陛下心中早已有了答案,臣等自然无需多言。”
说罢,一双幽深莫测的眼睛纸质的盯住朱元璋的双眼。
书房中再次回到沉寂。
......
午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