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天旱无雨,人倒在其次,羊可就遭了孽!家门口的山地多已被开发,荒草一日少似一日。不得已,就像牧民迁徙一般,我跟随三叔把羊群赶到离家二十多里以外的地方去牧。
借山势,在淘圈壁立处掘一窑洞。盘好土炕,煨上羊粪,窑里的羊骚味和新土味道便弥漫开来。站在窑外,看一缕炊烟从烟囱里悠悠飘向空寂无人的山野,那一刻,人是真的要被宁静和烟火气息包围。
想去窑里,须拾级而上,从旁边一尺来宽的小路上,五寸一个台阶、五寸一个台阶地往上走,就跟城里上楼梯一样。到了门前,略宽展一些,抖一抖脚,把头低下来,掀开麻袋片做的门帘,就进去了。
白天放羊,黄昏回来,抱一大捆蒿子,我烧火、三叔做饭。我一边看他揪面片,一边躲闪锅里溅出的水滴。火光映红了我的脸庞,照亮了土炕上看不清颜色的被褥、灶台上摞着的蓝边瓷碗、墙上挂着的黑色咸菜罐。
饭做好了,并不加什么香油,甚至连葱花也没有。我们只是就着咸菜、吃着淡面,像要决计悟出一些什么的样子,“吸溜吸溜”几大碗。没有茶叶,渴了就喝面汤或生水。
外面愈加黑了,星星似乎随时都能抓几颗进来。三叔开始卷他的老旱烟。我坐在煤油灯下,翻开那本都要翻烂了的《西游记》,有时忍不住就给他念几段。夜是如此的静,除了淘圈里羊的“咩咩”声和咀嚼的声音,就是我讲故事的声音。三叔有时就躺在那儿睡着了,我一个人醒着,看灯花愈来愈大、窑壁愈来愈暗、夜猫子的怪叫愈来愈近,心里便有些害怕起来……
黎明即起,用一碗水洗脸,不知肥皂为何物。因为水是从20里之外的家里用骡子驮来的,跟油一样金贵。饮羊的地方虽有一处山泉,但水又麻又涩,不宜食用。黄米饭、咸白菜,呼噜呼噜两大碗,便见太阳从麻袋门帘里挤进来,告诉我们:该赶羊去山上了。
打开篱笆门,羊呼啸涌出。我一面点数,一面警告那些调皮捣蛋的家伙,高喉咙大嗓门的样子,把崖畔上的几只鸽子都惊飞了。
远离家门,走入故乡腹地,一头扎进山谷,消息就更闭塞了。什么“四大金刚”、什么“老扁头”、顾永宝之流,怕是要彻底隔模干净。生生变成“桃花源”中人,把纷繁的人流都堵绝起来,一个人吃饭放羊、思想——俨然有了遁入空门的的意味。
进山两天,羊倒是有了草吃,放羊人,却变成了旱塬上的老楡树!
为了省水,三叔已不让洗脸。我带来的牙刷牙膏,成了土窑的奢侈品,被冷落在墙角,沾了许多的灰尘。洗澡就想也别想。八月的天气,还不是太凉,汗一出来,耳后根能搓出一卷一卷的汗泥。离家二十多里,我只好在饮羊的时候,在那条深涧里,捧几捧咸水擦在脸上——很快,皮肤干裂起来,皴得都有了口子。
三叔整日叼一锅旱烟,佝偻着腰,系一条毛绳,在山羊都立不住的陡崖上,拔一根一根坚硬似铁的芨芨。而且每日一捆,背来架在窑洞的顶上。起风的时候,芨芨摇曳出动听的声音,只是我的心底,懂得那声音包含着多少辛苦。他却望着它们,骄傲地说:“等芨芨晒干,编些背篓到集上卖……”三叔穿着一双牛皮补牛皮的鞋,他的衣服仿佛多年没有洗,尤其他那顶渗满油汗的破帽子,更叫人不忍多看。
他也教我拔那种东西,可是我只拔了很少的一点就磨出好几个水泡。他叹了口气,只说我书没念成人倒变得不经风雨了。他就又让我在山上捡发菜,然而很长的一个下午,我手里积攒的“黑金子”还不够野鸽子下的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