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明三冗两积,积弊甚矣!
无论如何,大明朝也只有张居正这一位首辅敢向全天下的巨贾官绅开刀了。
清丈土地固然有瑕疵,与为大明国库多出来的税银相比,就显得有些不值一提了。
“张先生觉得我大明朝有何弊?”
朱翊镠与张居正不知不觉来到了御花园中。
“大明之弊,吏治有欺民贪污之患,宦官有权柄过重之嫌,边境有卫所不堪一击之危……”张居正直言不讳道。
权倾朝野的张居正,毫不避讳大明朝的问题,就算谈话的对方是天子。
“朕以为,如今的大明倒是像北宋。”
“冗兵,冗官,冗费,积贫,积弱。”
“陛下何以见得?”
张居正问道。
“冗兵之说,天下卫所之兵百万有余,然军屯之地收于边镇将领与地方豪绅,朝廷养百万之军,开销甚大。”
“冗官之说,国朝至我天启朝,恩荫之官不计其数,举荐科举入仕者更多。”
朱翊镠继续道。
“冗费之说,冗官冗兵自然导致冗费。
但此大明又与宋不同,我大明宗藩何其多也!”
张居正点了点头,“臣也以为宗藩之事,尾大不掉。
长此以往,朝廷恐被宗室所累!”
“嘉靖年间,御史林润曾言: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各藩之米,竟八百五十三万石。”
朱翊镠之前看过了十几篇叙述明代宗室的论文,提及此处自然是信手拈来。
“陛下之才,远胜臣当时矣。”
连林润之语天子都烂熟于心,张居正不由道。
“难得听张先生出言拍朕的马屁。”
朱翊镠笑道,“谁人不知张江陵乃是神童。”
张居正面色如常,“臣何能及陛下。”
国家大政,国朝之弊,十四岁的天子信手拈来,这让张居正如何小觑?
“至于积贫积弱,张先生比朕更清楚。”
“大明能战之兵,无非就只有戚继光将军的戚家军,还有李成梁将军的辽东铁骑了。”
“可叹俞老将军殆没,我大明失一定海神针!”
张居正默然。
……
张居正单独入宫奏对数个时辰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京城。
京中的太小官员猜测不断。
有人说张居正对早朝安排不满与天子争吵一番,双方不欢而散。
有人说张居正隆恩正盛,天子与其推心置腹,并表示国事尽交付之。
张居正风言风语皆入耳,但只是晒然一笑。
又一道旨意从乾清宫出: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能戡平倭乱,不贪寸功,忠诚许国者,有将俞大猷。
今将星陨落,朕何其悲乎!今追赠俞大猷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襄、右柱国、特进荣禄大夫。
钦此!”
……
坐在次辅值房的张四维有些怅然若失。
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天启皇帝临朝,张四维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没差。
本以为新帝登基,自己会被天子倚重,就此指点江山,掌握朝中大权。
事与愿违,自己还是蹲在次辅的值房里处理着琐事。
再等等张四维,你一定可以的!
张四维在心中默默为自己鼓劲儿。
卧薪尝胆,才可谋得万世。
……
辽东城。
城墙低矮无比,但守军却是似乎没有任何加固的意义。
因为驻守在此的将领向来以为,最大的防御就是进攻。
与其加固城墙,不如主动出击尽歼灭强敌。
与城外的荒凉破败不同,城主府内遍布着的奇石异草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庭院之中,山石与流水交错,小桥与亭廊交汇。
谁也想不到这等园林风景竟出现在苦寒的辽东。
如此之景,没有数万两银子是怎么也建造不出来的。
城主府大堂主座一人,国字脸,有长须,双目炯炯有神。
身上的杀气令人下意识的畏惧。
此人正是辽东总兵官、辽东铁骑之主、宁远伯李成梁。
只比张居正小一岁的李成梁,全然没有老态。
仅仅就在坐在那里,便是如同一头择人而噬猛虎在侧。
“启禀大帅,有张相爷信来。”
身着甲胄的军士匆匆步入大堂。
李成梁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酒樽,接过张居正的信件。
之前甫一接到张居正言新帝登基的消息,李成梁就急不可耐的上了贺表,并且提出了要进京觐见天子的要求。
如今张居正再度来信,定然是关乎自己是否觐见天子。
屏退了左右之后,李成梁才谨慎的拆开了张居正的信。
“汝契亲启:”
“……仆已与天子言明觐见之事,天子曰准。”
“汝契需早做打算,亲卫宜少不宜多。”
……
看完张居正的密信之后,李成梁抚掌大笑。
“来人!”
把守在大堂之外的家丁走入堂中,单膝下拜:“大帅!”
“去唤大公子和二公子来。”
“喏!”
家丁领命快步而去。
不一会儿,两个年轻人出现在了大堂中。
“父亲唤我兄弟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可是又有部族包藏祸心?”
李如松一脸杀意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