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召来诸位大臣,一问便知有无此事。”
刘协于是召群臣来见,却只来了八人,为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太仆韩融、侍中种辑、黄门侍郎钟繇、执金吾伏完、议郎赵彦,一问方知,余者皆死于乱军之中,不由心中惨然。
强忍凄凉,刘协将蔡瑜所言相问于诸臣,得知确有董扶此人此言,蔡瑜并未虚言,胸中不由暗自激荡。
群臣心中亦惊疑不定:“莫非果有天命使天子居益州?”
既问过群臣,又知益州有粮,或更有天子气,刘协决意随其移驾益州,群臣未曾反对。
于是,刘协叫蔡瑜复来相见,道明己意,并拜蔡瑜为尚书令,行骠骑将军事,兼领益州牧、凉州牧,增其食邑至两千户。
蔡瑜谢恩,说道:“为防郭汜、张济领兵再来惊扰陛下,臣恳请陛下即刻轻车而行,速入潼关,以策万全。一应御用之物,臣自会命士卒收拢,随后送来。”
刘协惊魂未定,亦想尽快远离是非之地,便应蔡瑜所请,一日五十里,只用四日,回到潼关。
此时,严颜传讯,武关已然为其所得,关中屏障尽入蔡瑜之手。
蔡瑜军中不缺粮,又将战死之马制成肉干奉贡给刘协,因此,其一日三餐皆得以饱食,每餐皆有肉,对蔡瑜极为感激,泣道:“若无蔡卿,朕不知肉之香也。”
一路颠簸,刘协虽坐在车中,亦觉疲累不堪,既入潼关,便欲歇息几日再走。
此等无关紧要之事,蔡瑜怎会拂逆其意?便安营扎寨,请刘协居于大帐,约定五日后启程。
次日,蔡瑜求见刘协,向其奉上奏书,说道:“臣能诛绝奸贼,迎奉陛下,其间亦多仰赖麾下将士之力,是故,臣为其向陛下请封。”
刘协自无不可,依蔡瑜之意,下诏拜顾雍为司隶校尉、封亭侯,张辽为平东将军、封亭候,甘宁为昭武将军、封关内候,凌操为昭威将军、封关内侯,典韦为昭勇将军、封关内侯,严颜为昭信将军、封关内侯,吴懿为昭义将军、封关内侯,段煨为昭德将军、封关内侯,荀攸、贾诩为尚书,封亭侯。
此诏下罢,蔡瑜又奉上一封奏书,言道:“陛下东归途中,群臣多有出力,臣一并为诸位大臣向陛下请封。”
刘协打开奏书一看,上书徐晃因护驾有功,请封校尉、关内侯,尚存八位大臣中有七位亦名列其中,各有封赏,唯少种辑一人。
刘协愕然问道:“为何无种卿之名?”
蔡瑜肃然答道:“臣请陛下诛杀种辑此奸贼。”
“种卿怎会是奸贼?”
“初平元年,董卓乱政,黄门侍郎荀攸、议郎郑泰、长史何颙、越骑校尉伍琼、侍中种辑五人共商诛董一事,孰知尚未行事之时,董卓竟已知晓。
五人中,荀攸于狱中监禁两载,至董卓身死方才得出,何颙于狱中自杀身亡,郑泰出逃,伍琼其后亦为董卓所杀,唯种辑一人无事,更与杨定、董承结好,岂不甚为可疑?
月前,陛下行至华阴,宁辑将军段煨一片赤诚,向陛下行奉贡之事,未有丝毫僭越无礼之处,而种辑身为侍中,竟勾连杨定、董承,谎称段煨谋反,虚言郭汜在其营中,此乃欺君也!
臣闻段煨言及此事,义愤填膺,所幸陛下圣明,不曾为其蒙蔽,未将谋反大罪加于段煨无辜之身,不致令忠义之士心寒。
有此两事,前者日久,所涉之人皆死,已无可查证,后者却是陛下亲历,种辑无可抵赖,故此,臣请陛下为其定罪,下诏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