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闻蔡瑜之言,虽以为有理,却又心疑蔡瑜诛杀异己,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说道:“种辑随朕远行,亦有苦劳,朕心有不忍,难以决断,不如叫三公同来商议决之?”
蔡瑜知其所虑,欣然应下:其请诛种辑的确意在清除献帝近臣,为日后减轻烦扰,可其所言却句句属实,任你去议,又能如何?
刘协见蔡瑜不曾阻拦,心中稍安,其先后为董卓、李傕所迫,自是害怕才出狼窝再入虎口。
杨彪、赵温、张喜来后,蔡瑜复述方才之言。
杨彪问道:“蔡将军识得种辑乎?”
蔡瑜摇头:“不曾相识。”
“既不相识,蔡将军怎知其谋董一事?”
“昔日五人,只两人得活,一人是种辑,另一人荀攸如今正效力于我麾下,因此得知。”
杨彪不再问,向刘协禀道:“旧事不提,段煨一事属实无疑,种辑确有奸邪之行。”
赵温、张喜亦称是。
刘协问道:“以杨公之见,当如何处置于其?”
杨彪有些迟疑,仍是说道:“欺君乃不赦之罪,当诛之。”
刘协见此,命蔡瑜诛杀种辑。
蔡瑜领命而去。
待蔡瑜走后,刘协问道:“朕方才见杨公有犹豫之色,不知何意?”
“种辑其罪当诛,此事毋庸置疑。臣只是心忧,种辑一死,陛下身侧旧臣又去其一,若蔡子珪心怀不轨,又该如何应对。”
“蔡卿直言天子气一事,又极为守礼,对朕未曾不敬,视之当是忠臣。”
“但愿如此,只盼蔡子珪能同其父蔡邕公一般,忠心为国。”杨彪这般说道,心中却有未竟之言:
“此子八岁便能行数千里,有毅力;少时便得偌大文名,有大智;对董卓应对自如,反借其力避开雒阳大乱,又谋刘焉、斩马腾、杀韩遂、诛李傕,数载之间得益、凉二州及半个司隶,有谋略;我闻其颇得益州之民拥护,善治政;今又见其兵强马壮,能统兵。
如此之人,不知会是伊尹、霍光,或是王莽。”
蔡瑜斩杀种辑,向刘协复命,其后便叫张辽等人聚于帐中,告知众人各自封赏,众人自是一番拜谢。
蔡瑜说道:
“如今我将奉天子回益州,凉州、司隶两处军事当早作安排。
凉州地广,非骑兵不足以镇守,我欲以忠明(段煨)领五千骑兵屯于北地富平,以子远(吴懿)领五千骑兵屯于陇西狄道,以严颜领一万骑兵屯于武威姑臧,如此可保凉州无事。
司隶处,我欲以文远督司隶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