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何雨柱班闲下来就拿本书看,给大家留个认真学习的映像,又故意拿着刊登了自己那篇稿子的报纸装作不经意的让人看见。
这报纸他买了十几份,倒不是为了装B,主要是想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改变,从一点一滴开始,这样,再写出书啥的大家才不会感觉突兀。以后花钱大手大脚改善生活也就顺理成章了,要知道这年代的作家的收入可是很高的。
林主任闻讯找到何雨柱说:“柱子,听说你写文章了报纸呀?拿给我看看。”
何雨柱从他挎包里取出一张报纸说道:“我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写作能力,拿给业校的老师批改,老师看了后感觉不错,就帮着给报社投稿了。”
林主任看过何雨柱的文章后说道:“不错呀,柱子,写的还是咱们厂里的人和事。你这张报纸我拿去了,给领导汇报一下,这也是咱们部门的成绩,对你以后的升职涨薪都有好处。”
当天,厂里的宣传栏就贴出了刊登着何雨柱文章的报纸,厂里的广播站也广播了何雨柱的文章。
这一下可轰动了全厂,何雨柱算得是厂里的名人了。还有一些青年女工找借口来看一看这个自学成才的作家。
厂宣传科也找来想把何雨柱调到宣传科去,他们一年都没有一篇文章能报纸,被食堂给抢先了。
林大中自是不肯,何雨柱现在在食堂是挑大梁的,再找个做小灶能让领导满意的厨师可不容易。
原剧中何雨柱也就中档饭店主厨的水平都牛哄哄的,认为没人能替代,打了领导都不怕,还得请他回去主厨。
其实原剧中何雨柱八级厨师水平并不算高,厂矿企业的食堂一般厨师评级最高能达到六级,大饭店宾馆厨师能评五、四、三级,而二级厨师在一个普通城市城市都屈指可数。
不过一般高水平厨师,甚至有进心的厨师都不会去厂矿食堂,毕竟在厂矿企业的食堂缺乏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厨师评级是凭你小灶炒菜的水平,不是炒大锅菜的水平,食堂一天有个一两桌招待就不错了,哪能锻炼得出来呀。
像是何大清传给儿子的谭家菜,是“精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在内陆的厂矿食堂有多少机会烹饪海八珍呢,原剧中何雨柱那么乖张,可以说是山中无老虎,他才充霸王。
而现在的何雨柱厨艺已经能达到二级,甚至近乎一级的水平了,林大中怎么肯放人呢,领导也不愿意呀。平时都得套近乎哄着,就怕他跳槽,对于宣传科来撬墙角更是没有好脸色了。
听到厂里的广播,看到宣传栏贴出的报纸,四合院里的人也都纷纷议论,说何雨柱现在是文化人了,写文章都报纸了,还是报社记者呢。
这时的人普遍文化程度都很低,很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对于能把自己的文字印成铅字发表在报纸都觉得好厉害,说话都不觉带出几分尊敬,再也没有谁喊傻柱了,都叫小何师傅。
何雨柱也趁着他了厂里头条的这段时间,赶紧递了份入D申请书。他主要是想着以后还是要改行的,考虑到有些职位是要D员才能干的,那把工作做到前面,就有备无患了。
星期天,何雨柱一大早起来做早饭,多做些馒头,叫何雨水起来吃了早饭,又拿十多个馒头掰开来,把昨天剩下的红烧肉夹在里面当做肉夹馍,用一个军用水壶装了一壶开水,又找了件旧棉衣绑在自行车后架当垫子。
都准备好了,何雨柱带着照相机,用自行车推着聋老太太,何雨水穿着她的新衣裳,易忠海两口子也都穿着自己最好的衣裳一起去天安门那照相。
到了天安门,给聋老太太、易忠海、一大妈和小雨水拍照,又找到边带着照相机的游客帮忙拍了合影。
这年代还没有升国旗仪式,也不是天天升国旗,只在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国家举行重要会议、重大外事活动时才会由负责为天安门城楼供电的工人师傅负责升国旗。
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才在半年前动工建设,还要过几年才完工,很多市民都会在休息日到这里来搬砖挑土的义务劳动。何雨柱不光是给聋老太太他们拍照,对一些今后见不到的景象也不断按动快门,今天他是有备而来,足足带了五个胶卷。
离开广场,又花了五毛钱,几个人去了故宫参观,这时的故宫参观票一毛钱一张。聋老太太和一大妈都很激动,没想到能逛到皇宫里来。
这时的故宫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修缮,基本只能沿着中轴线参观,两边也只能看到慈宁宫和宁寿宫大殿,不过原来皇帝朝的“金銮殿”和他坐的龙椅都去看了。
还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这些地方拍了不少照片,中午就在故宫里就着开水吃自制肉夹馍。
聋老太太体弱,就算是何雨柱背着转悠,也感觉很疲惫,虽然故宫里还有很多地方没去看,但到下午3点多他们还是回去了。
回到家何雨柱就对雨水说:“你今天出去玩了一天,写篇游玩的作文吧,另外有什么不懂的你列出来,晚点我来跟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