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为何望姓有优越感,是人家掌握着大量知识,有知识,就有了见识,就有了人才,有了人才,就能掌握着话语权。
只要乡县郡道四学拉开帷幕,不用朝廷动手,各个望姓就会自动地从神坛上跌落下去。
“刘晏,莫及,这才是第一项。”
到了第二项。
国家有了钱,能做的事不要太多。
朝廷每年都有不少工程,包括农田水利,道路桥梁,舟车运输,竹木建筑,等等。
募雇的很少,多是徭役的方式,来役使百姓无偿去做,百姓也苦之。
如果有了足够的经济,就可以雇募百姓去做。
耕地多的,经济情况好的,或者手艺人和商人,没必要参与。不过家里有劳力的,地又少的,能挣几个工钱回来补助家用,许多人家的日子就会得到改善。
还有,为什么许多人瞧不起军伍?
唐军不勇敢吗?
原因就是朝廷仅发放一些衣资,大多数士兵没有正式的兵饷。
特别是戍边,因为缺少轮换的兵员,一戍就是许多年,家人也被拖累下去。
王鉷的做法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朝廷有了足够的经济,就可以发放一些兵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供士兵在前线花销,一部分发放给他们的家人,那怕没有了府兵田,家人衣食也得到了改善。
牺牲了也能给予丰厚的抚恤。
当然,有了钱,能做的有很多了,比如赡养孤寡老人,收留孤儿。
之所以未在疏奏上说,见了面,两人也未说,是因为钱还未到手。
如刘晏才开始想的那样,不管如何狡辨,还是敛财之举。
加上敛的是一些有钱有势人家的钱,必会迎来许多反对声。
到时侯再将这些举措逐一拿出来执行。
那时,反对声音有多强烈,支持声音同样会有多强烈。
支持的人越多,越利于这些“新政”的执行。
刘晏越听越激动,过了一会,他才冷静下来:“殿下,恕我两问。”
“你问吧。”
“你们如何保证这些钱帛用在正当的途径?”
刘晏暗中指的是李隆基的奢侈无度,国家得到的钱越多,越是奢侈,赏赐越是无度。
那样,杨国忠这些说法,仍是一个梦想空想。
李伸也老实地回答:“是有一部分可能被浪费了,不过有杨府卿掌控,大部分可以落实下去,只要有大部分落实下去,就会造福千万人家。”
这个回答很诚实,刘晏表示认可,他又问:“如果某些人掣肘怎么办?”
明显的,杨国忠已经与李林甫分道扬镳了。
现在杨国忠带头推广这些新政,李林甫必然会暗中下黑手。
不要以为那道雷鸣,李林甫就完了。
他现在仍是大唐首相呢,有无数手下、党羽和亲信。
本来新政推广,就会迎来许多反对声,李林甫暗中再掣肘,还不知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担心不无道理,且听我说。
新政得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策,策不全,就无法执行。一部分是执行,执行时必会发生偏差,这是准许的,但不能发生严重偏差,否则落实时,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故我和杨府卿再三商议,将你和第五琦两人请来,做为重要的助手。
毕竟杨府卿身兼多职,无法专注,只好由你们来监注执行,不能让新策于执行时发生严重的偏差。
最后才是落实。
你担心某人会掣肘,某人经过鬼灯天雷事件后,已经日暮西山的垂垂老翁,而杨府卿才是一轮初升的红日。
掣肘会有的,不过各地大多数官员会作为怎样的选择?
而且圣上对此事极为关注,某人即便掣肘,也不敢做的太过份,那样,他是自寻死路了。
只要不过份,以杨府卿的才能,岂会忌惮他?”
有道理啊,刘晏进一步心动了。
李伸又说了:“不仅如此,新策,杨府卿也做了许多平衡,比如飞钱务,就会与各州僦柜联营,能进一步减少矛盾。商税呢,朝廷也打算每年发放一些名额,准许一些品德良好,主动纳税的商贾富户,从陆路和海路出国贸易。还有,道学不能马虎了,不过准许他们的子女进入县学郡学学习。榷酒更好办了,朝廷征得一批税赋后,他们涨酒价就好了,有钱就买酒,没钱,自己买酒曲回来酿酒吧。”
林林总总的有七八条,都是妥协的办法。
不管什么样的斗争,都要学会妥协,不妥协,粗暴地去做,就是胜,也是惨胜。
“好吧,我答应了。”刘晏高兴地说。
刘晏下去。
杨国忠问:“殿下,你以为李林甫会用什么办法阻挠我?”
别以为李伸说的轻松,这个老家伙虽然被李伸那盏巨灯痛击了一下,还是不可小视他的智慧,特别是他害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