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奎儿回来了!”
李氏见儿子来了,便放下手中的针线,过去为他整理衣冠。
对此,朱伦奎其实是很抗拒的:“母妃大病初愈,还是回床上躺着吧。”
“母妃可没我奎儿想的那么柔弱,上次被你的两位王叔饿了三天,不照样活下来了吗?”
李氏笑着取下朱伦奎的腰带后,对身边的侍女吩咐道:“去把那件衣裳拿过来,我看看合不合奎儿身,不行再改。”
朱伦奎无奈,只能捂着额头,任由李氏在他身上一番折腾。
“母妃,这已经是半月来,你为我做的第八件新衣裳了,还有鞋子,这次要是再来一双的话,反正我是不想穿了。”
“可是奎儿,母妃就只会做这些啊……”
李氏有些失落,一把抱住了朱伦奎:“你父王走了,现在母妃就只剩下你这一个儿子可以依靠,不对你好对谁好?”
“母妃安心养病,把身子养好了,就是对你儿子最大的帮助。”
朱伦奎不能继续待在这里了,因为接下来李氏就会跟他谈立妃一事,而摊上这样一个母亲的好处就是,无论朱伦奎以什么样的理由拒绝,李氏最多也就再为这户人家的女儿说几句好话,绝不会强求。
只是朱伦奎现在哪有功夫管这些闲事,离开寝殿后,就对建仁交代道:“你立刻以本王的名义,去跟开封的粮商买粮,如果他们说没粮,就想办法告诉他们,本王其实也可以做他们的靠山,顺便去找下高名衡,问问他,那些粮商在朝中都有什么人。”
这事简单,所以建仁很快就办好了,并带回来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开封的粮商的确还有粮。
听到周王府要买粮后,粮商们先是面露为难之色,一个个如丧考妣,然后东拼西凑,堪堪凑齐一千担粮食,以市场价卖给了建仁。
不过当建仁委婉的表示,周王府不介意做他们这些粮商的靠山时,那些粮商同样以委婉的方式回拒了周王府的好意。
这一点让朱伦奎百思不得其解,难道那些粮商的后台是当朝阁老不成?
可也不应该啊,且不说崇祯年间的内阁隔三差五就换人,即便能一直坐那位置上,那些粮商也应该清楚,照目前的形势来看,除非开封被李自成攻陷,否则树大根深的周王府很难倒下去,而弄权的阁老就不一定了。
但真正让朱伦奎诧异的还是第二个消息。
建仁回来的时候,按照他的交代,去巡抚衙门拜访了一趟高名衡,想从他那里得知开封粮商真正的后台是什么。
得到的回复是,两家国公府,一家侯府,还有一位户部侍郎,最厉害的,也不过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还是对方爱答不理的那种,倒是那些粮商非得热脸往人家冷屁股上贴。
至于内阁,对于那些粮商来说,简直就是伤心地,好不容易花大价钱打通了一位阁老的线,结果第二天这位阁老就卷铺盖,被皇帝打发回老家了……
“粮食是个大问题,一千担粮食倒是够我周王府吃了,但本王却不信他们只剩下这点粮食,前两天汴河上不还来了两艘运粮船吗?”
朱伦奎搁下毛笔,将信笺装好后,就交给了建仁:“你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将这封信亲自交到宋献策手里,他此刻应该在丁启睿军中,让他尽快给我回信。”